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示

2019年慈善基金会工作报告

【信息时间: 2020-04-27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2019年,市慈善总会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努力服务发展大局,全市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全年慈善总收入5186万元,其中当年募集善款3182万元。全年支出救助金2809万元,救助困难群众3万多人次。截止2019年底,全市善款存量1.64亿元。
一、强化宣传,大力营造全民慈善氛围
2019,慈善宣传工作注重创新发展,多点发力,总会协同媒体、网络、内刊、慈善文工团等共同构建互联互通立体化的宣传平台,不断扩大覆盖面,放大慈善正能量。一是借力主流媒体,扩大慈善宣传覆盖面。与《海安日报》、海安电视台、海安发布等密切合作,及时报道慈善新闻、慈善动态和慈善先进集体典型个人的事迹,报道慈善募捐情况以及慈善项目实施进度。
二是契合时代发展要求,构建网络宣传平台。办好海安慈善网,及时发布信息、更换资讯,通过慈善网,公示爱心人士的捐赠情况,公示慈善项目的实施及反聩,公示财务收支及审计。与海安发布密切配合,编制和发稿“慈善美篇”、“志愿服务美篇”20多篇。与江苏慈善网、南通慈善网互联互通,及时报送和发布慈善信息。积极参加腾讯“99”公益日活动,探索网络慈善的操作和运用。三是努力办好《海安慈善》,不断提高办刊质量。针对慈善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编发带有指导性、典型性和知识性的稿件,在“5.12”海安慈善日和“9.5”中华慈善日期间编发专刊,扩大慈善的社会影响力。《海安慈善》全年出刊6期,用稿160多篇。四是扎实抓好慈善文工团的宣传。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慈善文艺宣传工作意见,以座谈纪要的形式下发。整合资源,挖掘人才,新扩建慈善文艺宣传二队,使慈善文艺宣传实现了团队竞争、节目选优、人员互通、优势互补的这样一种局面。全年创作排演节目12个,到镇、村(居)演出46场次,观看人数2万多人。五是与福彩中心、市新闻信息中心联办“福彩杯.慈善之光”征文活动。征文活动开展后,共收到各类体裁、题材征文85篇,11月份,邀请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和资深新闻工作者进行评选,15篇征文获奖。结合慈善会成立20周年,年底征文集《慈善春秋》汇编成册,市委副书记张亚曦为征文集作序。六是召开慈善宣传工作会议,加强慈善通讯员业务培训。四月份,会同市委宣传部召开慈善宣传工作会议,下发慈善宣传工作意见,表彰慈善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聘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海安日报社总编陈琳同志对慈善通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全市慈善通讯员在市以上媒体用稿480多篇,其中《慈善公益报》、《中国社会报》、《慈善》杂志等国家级媒体用稿50多篇。《慈善亮点频现风景这边独好》被《慈善》、《江苏慈善》等多家媒体刊发。
二、强化募捐,努力增加慈善基金总量
2019年,全年善款总收入5186万元,其中捐款收入3182万元,资金增值收益1922万元,上级补助82万元。
1.发挥“5·12”海安慈善日平台效应,抓好机关事业人员“一日捐”。一是召开慈善日活动组委会会议。418日,市委副书记张亚曦牵头召开组委会,对慈善日活动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副市长丁兴育主持会议。二是曲塘镇牵头主办慈善日活动现场会。429日,市委、市政府在曲塘镇举办慈善日活动推进会,张亚曦副书记做动员报告,曲塘镇组织现场举牌募捐,为全市机关、区镇放样。三是市级机关党工委专题部署安排机关干部事业人员募捐工作,市、区镇机关事业单位统一行动,集中募捐,仅用一周时间,募集善款407万元,其中区镇机关事业人员捐款104万元。
2.组织“评星创佳”活动,村居“互助”募捐成效显著。一是明确村居互助募捐与慈善日活动同步开展,5·12海安慈善日活动期间,村居民与机关事业单位募捐同步动员部署,同步募集善款。二是引导并鼓励村居将慈善工作纳入村规民约。会同市委农办,将村居慈善日活动纳入文明区镇考核内容,引导鼓励村居将慈善募捐列入村规民约。协同农业农村局将村居慈善日活动列入文明区镇考核内容,推广曲塘镇胡庄村、雅周镇许家庄村的做法,引导村居将慈善募捐纳入村规民约,保证互助募捐有据可依。三是在村居慈善工作站开展“星”级评比和争创十佳慈善工作站活动。4月份,在全市村居党组织书记(慈善工作站长)培训班上,总会会同市农业农局、市民政局表彰了十佳慈善工作站和十佳慈善工作站站长,总会负责人对评星创佳活动进行了点评,对“5.12”募捐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四是典型引路,互助募捐有新的突破。2019年,总会推广了曲塘镇村居募捐的经验和做法,全市村居普遍开展了5·12募集善款活动,232个村居,共募集善款1623万元,有225个村达到五星级,占97%。令人欣喜的是,全市232个村居有229个慈善基金超过20万元,其中雅周镇15个村,村村超30万元,平均34万元,白甸镇平均达35.2万元。
3.顺应经济发展势态,探索企业一日捐路径。2019年,由于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发展势态趋缓,一些企业经济效益下滑,总会从实际出发,分类组织,因势利导,积极开展企业募捐活动。一是起草下发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向企业家通报全市慈善工作情况,动员企业家们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二是引导慈善明星企业向全市企业发倡议书。10月份,苏中集团等19家慈善明星企业向全市企业单位发出了“参与慈善事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倡议书,倡导企业家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参加慈善一日捐,为和谐海安建设贡献力量。三是区别情况,分类指导。从实际出发,动员企业履约践约捐善款,尊重企业量力而捐的选择,激发企业社会责任感。四是会同职能部门和慈善志愿者配合企业履行协议。聘请发改委、建管局、住建局、商务局、税务局等部门的慈善志愿者为企业募捐指导员,协助企业履协议,捐善款,办理和完善相关手续。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全市企业共募捐善款812万元,参与率达70%
4.盘活存量基金,提高增值收益。在确保慈善基金安全增值的前提下,总会积极与市瑞海集团联系,并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和保护,将存量善款实施投资增值。2019年,总会善款投资收益1922万元。
三、强化救助,助力脱贫攻坚精准扶贫
2019年,总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全面落实慈善救助项目,积极探索慈善扶贫的新路径。全年共实施救助项目27个,其中总会实施8个,协同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实施19个,支出善款2809万元。
1.精准救助,精心组织“百户爱心助困”。“百户爱心助困”是总会的品牌项目,我们积极融入市脱贫攻坚的大局,瞄准生活最困难、遭遇最不幸、社会最同情的低保、建档立卡以及遭遇突发事件的困难家庭,经个人申请、社会初审、总会审查、媒体公示等程序,对全市205户特困家庭给予每户1万元的救助。120日举行了助困金集中发放的仪式,共发放救助金205万元。市委副书记、市长于立忠,副市长丁兴育及民政局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发放仪式。百户爱心助困作为一种“点穴”式的慈善扶贫,为全市脱贫攻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爱心助学,着力抓好“情暧学子”项目的实施。“情暖学子”着眼社会,着眼未来,瞄准低保困难家庭的学生给予帮扶。2019年,帮扶标准为:初中生每人每年2000元,高中生每人每年3000元,大学生、研究生每人每年4000元。全市共有720名学生受到资助,发放救助款113.6多万元,822日举行了救助款发放仪式,市委副书记张亚曦参加并讲话。
3.帮困助医,认真抓好“阳光之肾”项目的实施。加大对尿毒症患者的救助力度,进一步扩大了救助范围。救助对象从低保家庭扩大到低保边缘户、建档立卡户以及机关事业人员中的困难户。救助标准:每人每年5000元,机关事业人员尿毒症患者,每人每年3000元,全年631人受助,发放救助款286.8万元。
4.情系孤老,扎实开展“千户阳光”送温暧活动。为了让孤老和困难群众过上了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元旦、春节期间,我们购置慰问品1600份,每份一床被子、一床被套、一份节日大礼包,支出善款40.6万元。120日,总会举行了“千户阳光”慰问品集中发放仪式,副市长丁兴育参加并讲话,同时现场向参加仪式的孤老发放节日红包。
5.联动救助,积极稳妥地推进专项扶贫。一是会同区镇实施“月月浓情”。对遭遇天灾人祸,遇到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及时解困救助,临时救助由区镇或相关部门申报,确认审批后救助款即时到位。“月月浓情”全年共资助1500人,支出善款52.8万元。二是联手教育部门实施“园丁慰籍”项目。支出救助款14万元,救助帮扶因病因殘致贫的教职工家庭。三是会同市妇联实施“贫困母亲”、“关爱监护缺失儿童”项目,支出救助款25万,用于资助全市贫困单身母亲和“生活无助、亲情失落、安全失保”儿童公益服务。四是联手市卫健委、红十字会实施“健康扶贫”、“生育生怀”、“博爱送万家”项目,支出救助款150万元,用于低保和建档立卡户大病救助,资助全市贫困失独家庭和计生后遗症对象及人道主义救助。五是会同老区促进会实施“老区扶贫项目”,支出救助款40万元,用于资助老区扶贫开发工程。六是协同机关党工委、邮政局、癌友协会、团市委、第三人民医院等单位,实施“慈善关爱”、“爱心包裹”、“癌友之家”、“关爱精神病患者”、“关爱血友病”等项目,支出善款91万元,资助困难家庭癌症患者,为血友病患者、精神病人提供生活医疗救助等等。七是实施慈善义工项目,支持义工联、福缘大队、惠心社等慈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助老、助医等公益服务,支出救助款9万元。八是联手民政局、人保公司、老年体协实施“美丽夕阳”项目,支出善款12万元,建设老年文艺宣传队。为全市90-100岁的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支出30万元。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活动。九是配合省、市总会实施儿童大病救助和情暖江海项目。2019年,我市有15名儿童进入救助程序,报支医疗费59.5万元,其中本会支出30.4万元。有200人获“情暖江海”项目资助,报支救助款20万元等等。
6.扩面增量,进一步加大村居救助力度。2019年,根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要求,总会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村居慈善工作站的救助力度,增加了村居救助款的发放比例。全年下拨村居慈善救助款881万元,村均3.8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万多人次。高新区谭港村、开发区泰宁村、李堡镇李灶村等6个村居年救助款超过了10万元。高新区谭港村、雅周镇许家庄村等村居,救助办法经两委会讨论,村民代表集中表决通过,春节前组织了集中发放,在村居民群众中产生了良好的慈善效应。
四、强化管理,着力提升慈善组织发展势能
1.坚持八个规范,巩固和发展村居慈善工作站。4月份,慈善总会会同民政局制定出台了《村居慈善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了村居慈善工作站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一是规范宣传。村居将慈善工作列入村规民约,列入文明村居建设内容。要求慈善工作站设立宣传橱窗,张挂爱心榜。5·12海安慈善日期间,重点开好三个会:开好两委会、支部扩大会、村居广播大会,组织动员全体村居民积极参与慈善日活动。二是规范募捐。明确募捐原则,明确募捐主体,明确善款接受程序。三是规范救助。坚持四个必须:必须有救助办法,必须有救助手续,必须有救助程序,必须有救助监督。四是规范财务。在善款收支上,实施分层管理,三级联动。总会负责善款的收支和核算,为每个村居设立分户帐,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区镇分会负责村居慈善经费支出审批。村居慈善工作站负责救助方案的拟定和救助计划的落实。总会还专门设计了慈善救助名册分户表、慈善资金预算表、收支明细表和资金使用说明书等。五是规范档案。总会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慈善档案管理的意见》,明确了村居慈善工作站的归档范围和管理时限。六是规范制度。村居慈善工作站必须建立完善募捐、救助、财务和监督管理等制度。各项工作都必须按制度要求来落实。七是规范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村居党组织书记兼任慈善工作站站长,村居委主任兼副站长,民政协理员或其他村干部兼慈善协理员,由村民代表推选3-5人组成慈善监督小组。八是规范场所。要求村居在为民服务中心设立慈善工作站并挂牌,场地面积不少于15平米,配置办公设施并张挂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爱心榜等。经过一年时间的努力,村居慈善工作站建设有了明显的改善,无论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都上了一个台阶。4月份,在村党组织书记(慈善工作站站长)培训班上,全市有12个村被评为“十佳”,受到总会与农业农村局、民政局的联合表彰。
2.加强考评考核,努力提高区镇慈善分会的质效。2019年,总会依据《慈善法》的要求和慈善总会章程,进一步加强了对区镇慈善分会的考评考核和管理。一是完善了组织。去年,区镇负责人和民政助理变化较大,我们根据人员调整和缺位情况,及时补充和明确了分会负责人和秘书长。全年分会秘书长长调整7人,占70%二是制定下发了《区镇慈善分会重点工作考核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分会任务、考核内容、考核办法及奖惩措施,确保区镇分会能及时、准确行使职能。三是3月份组织人员对全市10个区镇分会进行了全面的考核检查并随机抽样延伸到重点村、居,用百分考核的办法对标排名,推进了区镇分会的慈善工作。
3.加强指导引导,大力支持慈善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注重与义工联、福缘大队和惠心社等慈善组织的联系,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年初,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慈善年度工作的总体规划,并安排9万元项目经费支持志愿服务工作。在“5·12海安慈善日”、“9·5中华慈善日”系列活动中,充分发挥慈善志愿者的组织、参与和带头作用。5.12活动中,志愿服务组织牵头开展义诊、走访、宣传等公益活动。9·5中华慈善日期间,义工联等4家志愿服务组织发动300名服务者开展“走进居家养老服务站”活动,为全市10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的1000多名老人送温暖、送欢乐、送健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19年,慈善志愿组织的许多项目,获得了省市表彰,福缘大队的福娃项目再次获得全国性大奖,惠心社“爱在芳华”、“爱心银龄”等项目受到市文明办表彰。义工刘宏燕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荣誉称号。
4.坚持自律自爱,抓好自身建设。一是加强自身学习。驻会人员每月一次集中学习,学习《慈善法》和各级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先后派员参加了长三角和省、市组织的慈善培训班,开阔视野,增强发展和创新意识。二是修改完善相关制度。根据省民政厅要求和《慈善法》相关规定,对基金会章程及有关财务管理、重大事项汇报等制度进行了修订,并报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福善处审查,认真做好年审年检工作,保证慈善活动始终处于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之中。三是自觉接受财务审计和社会监督。年初,申请审计部门对上年慈善资金募集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同时,对区镇慈善分会、村居慈善工作站和项目实施单位进行延伸审计,审计结果在海安日报和海安慈善网向社会公示。总会还把慈善捐款及慈善项目安排等及时公告,接受监察、财政、审计等专业部门,接受媒体、慈善工作者、慈善活动参与者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保证慈善活动在阳光下运行,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