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慈善总会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参与下,我会工作在创新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得到提高。无论是慈善宣传,慈善救助,还是慈善募捐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年善款收入758.93万元,善款支出578.78万元,发放救助物资价值5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3600多人。
一、强化慈善宣传,慈善工作氛围越来越浓厚
年初,我会召开座谈会,邀请宣传、文化、报社、城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就如何搞好慈善工作听取意见,在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慈善宣传工作的思路。我们专门向县委副书记王少勇、宣传部长王炜作了汇报,得到领导的肯定和支持。5月15日,县委宣传部和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慈善宣传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各媒体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搭建宣传平台,创新宣传方式。并把慈善宣传纳入县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工作考核内容。《意见》的出台,奠定了全县慈善宣传工作的坚实基础。有了文件的支持和指引,还必须有一支宣传队伍。我会在全县各区镇聘请了12名业余通讯员,给他们发放聘书,明确工作任务,明确考核奖励措施。在县网管中心的支持下,我会建立了慈善网站,网站设置机构简介、慈善资讯、慈善项目、慈善文化、政策法规、慈善之光、信息公示、爱心榜、爱心桥等栏目,县委书记单晓鸣为网站开通写了贺词。网站开通半年多,点击人数达40000多人次。为了让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时、全面了解我县慈善工作状况,我会于2012年7月份创办了内部刊物《海安慈善》,主要介绍全县慈善工作动态、慈善项目、慈善好人好事等,全年共编发6期。海安日报、海安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经常有慈善方面的报道,全年县以上的各媒体有关慈善用稿151篇。11月下旬,海安慈善网站、海安日报先后报道了曲塘镇大学生胡颂文患尿毒症自强不息、自制“血透机”13年在家血透的消息后,南方周末记者专门来采访,在南方周末发表了“钢的肾——一个尿毒症患者的自助透析13年”专题报道,引起全国各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关注,并纷纷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记者专门来我县,采访了我县民政局和我会负责人以及胡颂文,在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作了正面专题报道,唤起全社会对国家医疗体制、扶贫机制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释放了慈善宣传的正能量。为弘扬慈善精神,我们还在《海安时报》开展“慈善之光”征文活动,到年底共刊登征文20多篇。为丰富慈善宣传形式,在县老年体协的帮助下,我会聘请业余文艺创作人员,编写慈善文艺宣传节目6个,有的节目在春节期间已进入社区演出。到目前为止,初步形成了以“五个平台”(报社、电台、电视台、网站、内刊)、“两支队伍”(业余通讯员队伍、业余文艺宣传队伍)为主体的慈善宣传体系。
二、拓宽慈善救助,慈善惠及民生的能力逐步加强
2012年,我会在慈善救助方面,无论是救助能力,还是救助对象,比上年都有所发展,慈善惠及民生的能力逐步加强,慈善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补充作用日益彰显。
在慈善助学方面,我会以《情暖学子》项目为载体,主要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在校高中生(含中专)、大学生开展慈善助学活动,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大学生每人每年3000元。对不是低保家庭,但因多种原因造成家庭支出性贫困的,通过临时救助渠道实施资助。本会全年共资助低保家庭贫困学生799人,其中,大学生488名,高中生311名。2012年8月21日,在海中体艺馆举行“2012年度特困学生助学款发放仪式”,县委书记单晓鸣、县人大副主任章曙东,副县长彭为杰、政协副主席吉传稳等到会发放助学款。另外,通过临时救助渠道资助非低保家庭困难学生25名。配合市慈善总会《江海阳光·慈善福彩助学》活动,资助23名贫困大学生,每人4000元;《江海阳光·中南福彩助学》活动,资助6名贫困学生,每人5000元。
在慈善助医方面,主要以《关爱生命》大病救助项目为主。对城乡低保家庭尿毒症患者,每人每年资助5000元。全年资助低保家庭尿毒症患者126名,支出善款63万元。春节前,在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举行尿毒症患者助医款发放仪式,县委书记单晓鸣、副书记王少勇、副县长彭为杰等领导参加发放。对癌症患者,由于经费有限,支持癌友协会3万元,用于对住院困难癌症患者的慰问,受惠患者100多名。
配合省市慈善总会贫困儿童大病救助项目,全年资助18周岁以下25名贫困儿童大病患者,发放慈善救助款25.5万元。配合南通市慈善总会实施慈善牵手助医项目,胡颂文、季纹如等13名大病患者,每人获得1万元慈善救助。配合南通市慈善总会资助贫困家庭听障残疾人配戴助听器,全县11名听障残疾人,每人获得价值3000元的助听器一副。
在慈善助困方面,2012年,本会通过3方面渠道实施。一是将救助项目委托相关部门实施。总工会“职工解困”项目救助30万元;老区开发促进会老区扶贫项目20万元;教育、妇联、计生等部门特殊困难对象救助项目20万元。二是配合省、市慈善总会“情暖江苏”、“情暖江海”春节慰问困难群众活动,在春节期间,购置1100份慰问物资,每份计有被子一条,被套一条,食用油5公斤。全县1100户困难家庭受惠。春节前,举行了物资发放仪式,常务副县长焦广琪参加。同时,我会负责人还在春节前走访27户城乡特困家庭,给每户发放2000元现金。三是对因特大灾难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通过县、镇两级慈善机构联合临时救助,全年救助171人次,支出临时救助款24.3万元。
三、狠抓慈善募捐,善款募集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经过两年的酝酿准备,去年11月底,全县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这次募捐以与企业签订一日捐协议为重点,一次协议,多年有效,从而基本达到建立慈善募捐长效机制的目的。募捐活动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主要领导重视。活动开展前,我们多次向县委书记、县长汇报募捐的指导思想、工作方案,得到了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支持。针对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大气候,为了统一县四套班子的认识,我会专门讨论撰写了关于慈善一日捐有关情况的回报材料。材料就省市两级党委、政府对慈善工作的重视情况,我县2010年大募捐善款的去向以及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几个具体问题作了详尽介绍。县委单晓鸣书记安排我在有四套班子负责人参加的常委扩大会上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与会领导的一致认同。在此基础上,县委办、政府办负责人多次和我们一起,研究募捐工作方案。经过反复推敲勘酌,终于出台了比较成熟的“慈善一日捐”工作方案,并以两办文件下达。
11月30日下午,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慈善一日捐”动员大会,县四套班子在家领导全部参加。县委单书记当天下午要去省参加十八大文件学习,上午专门录制了视频讲话,在动员大会开始时播放。县长陆卫东作了动员报告,县四套班子领导现场捐款,各部门、各类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除主会场外,各区镇都设立了分会场,各区镇副科级以上干部、街道办事处主任、企管办负责人、学校校长、医院院长都在分会场观看了电视直播。
各区镇、各部门对慈善一日捐工作也都十分重视,主要领导挂帅抓慈善一日捐工作,亲自动员,亲自参与,带头募捐。
二是组织周密。根据“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条块结合、各方配合”的原则,首先成立了领导组,由分管书记任组长,常务县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县委办负责人任主任。县四套班子负责人挂帅负责分管部门及联系区(镇)重点企业的一日捐工作。
其次,将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条管企业、重点企业、一般企业等按条按块落实到各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具体负责个人捐款和企业捐赠协议的签订。任务较重的部门和区镇,也都分组落实任务,做到定人定企,定责定时。
三是募捐进展顺利。2012年“慈善一日捐”活动,时间较短,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全县机关行政事业人员捐款突破300万元,1180家企业与我会签订了慈善一日捐协议。
2012年的工作虽然有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善款筹集渠道单一,救助项目偏少,救助能力与实际需求和兄弟市、县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善款收入来讲,2012年,全省各级慈善机构善款总收入15.78亿元,人均19.9元;我县善款收入578.78万元,人均9元,仅是全省人均水平的一半。2012年,南通市本级善款收入4906万元,如皋市2545万元,与之相比,我们的差距显而易见的。善款少,救助面和受助人数必然少。全省受助群众占总人口的2.9%,我县受助群众占全县总人口的0.4%。所以,坚持不懈地抓好善款聚集工作,不断扩大我县的慈善救助面,提高慈善救助标准,是我们今后的长期任务。
2013年,我会将以党的十八大关于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的要求为指针,进一步探索发展慈善事业的新路子,新方式,在慈善宣传、慈善募捐、慈善救助和内部建设等方面,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关于慈善宣传
2013年,我县慈善宣传工作要以贯彻落实海委宣[2012]21号文件为抓手,以现有宣传平台和队伍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慈善宣传工作效果为目标,具体要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对海安慈善网站内容进行充实,更新、提升;
2.提高《海安慈善》的办刊质量,增加出刊次数,扩大《海安慈善》的影响力;
3.进一步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配合本会工作“量力定做”有影响的慈善报道;
4.开展《慈善之光》征文评选工作,对获奖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5.与老年体协青松艺术团合作,创作慈善文艺节目,在其文艺演出中穿插安排,促进慈善文化进社区、进工厂、进学校;
6.会同民政部门向政府申请设立海安“慈善日”,县人大常委会已于3月29日作出决定,确定每年5月12日为海安慈善日。
7.配合相关部门筹建慈善文化广场。
二、关于善款筹集运作
1.完善落实“一日捐”协议。去年的慈善一日捐给今年善款募集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要抓协议的完善和履行。一是对少数未签协议的条管部门,继续做好协调工作;二是对已签的协议进行分类整理,登记造册归档;三是及时与有关部门衔接,落实一日捐协议的履行,争取上半年善款到账。
2.拓展冠名基金、定向募捐渠道。目前我会仅有2个冠名基金,今年要在慈善冠名基金的建立和定向募捐上有所拓展。一是要讨论完善冠名基金管理办法;二是要将现有的慈善助学项目移植包装,吸引社会各界通过冠名基金或定向募捐的形式落实救助对象;三是通过多方努力,力争新建3—5个冠名基金,新增冠名基金300万元,新增定向募捐200万元。
3.探索慈善公益信托。慈善公益信托是《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中载明的善款募捐形式,今年计划探索实践这一模式,在政府同意、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投入部分善款进行公益信托。
4.试行资金委托运营捐利。由捐赠者出资,委托本会运营增值,增值部分作为善款捐赠本会,本会根据捐赠者委托年限,期满时全额返还本金。
5.开展对机关行政事业人员的慈善一日捐活动,按县委、县政府要求,对个人的募捐,每年都要扎口搞一次。今年计划在“慈善日”开展。
三、关于慈善救助
2013年,我会继续根据“慈善救助项目化,救助项目品牌化”的原则,完善已有救助项目,拓展新的救助对象。打算重点实施4个方面的救助项目,救助经费800万元以上。
1.“情暖学子”慈善助学项目,计划支出250万元,资助大学生500名以上,高中生300名以上,初中生200名以上。
2.“关爱生命”慈善助医项目,计划支出不低于325万元。对低保家庭、支出性贫困家庭中的尿毒症患者、癌症患者、白血病、罕见病等患者在医保报销、大病医疗保险补偿、政府大病救助、民政救助后的自付部分,按家庭类型实施救助,具体救助方案待政府相关政策出台调查分析后制订。继续实施贫困儿童大病救助项目。
3.“温暖夕阳”慈善助老项目,计划支出50万元,救助城乡贫困散居老人、资助养老机构改善设施,提高老人生活水平。
4.“情暖海安”慈善助困项目,计划支出175万元。其中,老区扶贫20万元,职工解困30万元,助残10万元,见义勇为困难救助10万元,春节慰问困难群众20万元,突发灾难临时救助50万元,“贫困母亲”10万元,红十字会10万元,生育关怀5万元,特困园丁10万元。
四、关于自身建设
慈善事业是阳光事业,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是做好慈善工作的基础。我会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会章程开展活动,建立高效的社会监督、规范的财务管理和经常化的信息公示机制,通过网络和主流媒体,向社会及时公布项目实施情况和资金收支使用情况,主动申请政府审计,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让每一笔善款都用得公平、用得明白,用得阳光,让捐赠者放心,让人民满意。
各位理事,各位同志,慈善事业是顺应时代潮流,扶贫济困、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崇高事业,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让我们在海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合力,开拓进取,为加快我县慈善事业的繁荣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