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慈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海安作为江海文明的起源,其慈善文化源远流长。建设慈善文化广场,寓教于文,引领民风,凝聚民心,弘扬正气,是为时代之需要,有望成为海安的文化名片。
一、选址
文化艺术中心东侧,洋港河以西,长江路以南,与法制文化广场相对。该区域南北长200米,东西阔70米,内含开放式文化艺术中心露天停车场(70×40米)。
鉴于该地块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设计须与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建筑风格大致统一。与停车场相融合,即以停车场作慈善文化广场之“广场”、“腹地”。与城市绿化带建设融为一体。
二、形式与内容
以现代、精致、大气为创作原则。
1、立柱。
慈善文化广场座南朝北,隔长江路与行政大楼遥相呼应。拟以4×4×16米立柱两根(或四根)为广场入口标识。其位置稍出于西侧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建筑(文化艺术中心建筑距长江路50多米)。
2、百米碑廊。
为慈善文化之历史及历史名人集中展示区。书画结合,图文并茂,类似连环画与合页文选,集中展示中外慈善名人之善举名言。
3、爱心墙(功德碑)。
以合页与凹凸墙相间的形成,绵延于洋港河边。一年(或两年)一录,合页录入捐赠单位及法人代表与捐款额,凹凸墙录入个人捐赠情况。预留若干墙面以待来年。
4、雕塑。
塑为海安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人物半身像。
5、慈善宣传活动橱窗走廊,。
长度30米左右,定期展示国内外慈善动态和全县慈善事业的各项重要活动。
6、爱心亭及平台。
爱心亭系游人小憩场所,书慈善名对,供游人赏析。平台于停车场南侧,设计小型平台,以备动态展示海安慈善之举。
县作协:
|
蒋 琏
|
县书画院:
|
王奇寅
|
县住建局:
|
邓 进
|
县政协退休干部:
|
张力生
|
县人保公司:
|
程太和
|
2014年5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