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播撒爱的人
——江苏海迅集团董事长仲跻和情系公益事业纪实
“做有礼貌、有爱心、有追求的海迅人”。这是江苏海迅集团员工誓词中的一句话。
“做人要有爱心。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身家,而在于他为社会作出了多少贡献。一个积善行善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这是海迅集团董事长仲跻和对员工常说的一句话。
仲跻和是海安的草根企业家。1978年,他高中毕业入伍.1983年,他因病退伍回家。1986年,他进入乡办企业,先做供销员,再做企业厂长。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拼搏,他把一个只有20多名工人,年产值几十万元的乡办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资产4亿多元,员工650人,厂区分别位于海安开发区、北京通州聚富苑开发区、天津微电子工业园,年产值10亿元,利税1亿多元的中型企业。
企业先后荣获“江苏省双拥模范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型企业”、“江苏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南通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南通市文明单位”、“南通市50强民营企业”等荣誉。仲跻和也先后被表彰为“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依法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优秀企业家”、“江苏省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南通市劳动模范”、“南通市科技兴市功臣”、“南通市关爱职工优秀企业家”、“南通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南通市光彩事业先进个人”、“南通市爱国拥军模范”、“海安县双拥模范个人”、“海安县慈善明星”等。
他把爱心送给警营战友
在海迅集团的双拥活动室内,有一面“军爱民 民拥军 军民鱼水情深”的锦旗,有一块“拥军模范、创业先锋”的匾,有一件“乘风破浪海迅人”的水晶工艺品,这是近年武警海安中队赠送的,也是仲跻和爱国拥军办实事的见证。
由于仲跻和当过兵,创办企业致富后,他首先萌发了帮助驻军官兵办实事的念头。2002年,他带着管理人员到海门边防三团军训。晚上他看到几十个战士围着一台黑白电视机看电视,第二天就花费10000多元,为边防三团购置了4台25英寸彩电。
2004年,仲跻和得知武警海安消防大队士兵医疗、文化经费不足,“八一”节前夕,他带着30000元人民币前去慰问。大队领导留仲跻和和战友们共进晚餐。平时滴酒不沾的他禁不住战友们的一片盛情,在食堂内喝下半斤多白酒。后来,有同事问他:“董事长,你平时不饮酒,为什么到警营就开戒啦?”仲跻和回答:“和战友们坐在一起,我就感觉自己回到了当兵的年代,不和战友们碰上几杯,我就感到不像一个当兵的人。”
2006年,县双拥领导小组组织企业与海安驻军结对共建,海迅集团和武警海安中队成为共建单位。当年的7月29日,仲跻和带着50多名管理人员到武警中队慰问,送上10000元慰问金和他的100本散文新著。中队领导回赠了“军爱民 民拥军 军民鱼水情深”的锦旗。
2006年11月11日,仲跻和带领60多名管理人员去武警中队军训。和中队领导交谈中得知中队有10名士兵即将退伍,他当即邀请中队领导带领10名退伍士兵去海迅集团作客。11月22日下午,10名退伍士兵在指导员顾宝亮的带领下来海迅集团,董事长仲跻和像迎接贵宾一样亲自到厂门口迎接。在会议室里,他向战友们介绍了集团的发展概况及自己退伍回乡创业的经历和体会,并陪同战友们到车间参观。晚上,他设宴为战友们送行,并送上慰问金10000元。退伍士兵们激动地说:“仲总真是我们的好战友。”当中队领导问仲跻和能否接纳退伍士兵来海迅工作时,仲跻和当即表示“随时欢迎”。后来,家住淮安的许峰就来了公司,现已成为一家子公司的生产部长。
武警海安中队原指导员,现任武警南通支队警务部部长顾宝亮曾这样评价仲跻和:“他与武警官兵感情最深,他和武警官兵情谊最浓,他为武警官兵办事最实。”由于多年拥军办实事,仲跻和多次被海安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海安县拥军优属模范”、“海安县爱国拥军模范”。2012年,7月仲跻和被南通市委、市政府、市军区联合表彰为“南通市爱国拥军模范”。
他把爱心献给弱势群体
仲跻和创办企业致富后,总是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
自1994年起,仲跻和每年春节都去慰问西场敬老院五保老人,19年从不间断。仲跻和每年除给敬老院4000-5000元慰问金外,还为五保老人精心挑选慰问品,或是茶食,或是脆饼,或是水果,或是鱼肉,或是内衣,或是洗涤用品,年年总不一样。每次去慰问,他都要亲自将慰问品发到每一个五保老人的手上。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总是用最热烈的掌声对仲董事长表示感谢。
1996年,敬老院为五保老人建宿舍楼,仲跻和捐资10万元。
2011年“七一”,仲跻和组织集团全体党员捐款8000元,为100多名五保老人每人送去一份礼品。全体党员还为老人们表演了文艺节目,帮老人打扫卫生,梳洗头发,修剪指甲。一位老人激动地说:“海迅的老板有爱心,海迅的伢儿真孝顺。”
19年来,仲跻和累计慰问西场敬老院五保老人20多万元。
为了发扬互助精神,救助遭遇特殊困难的员工,他发起成立了“海迅爱心基金”。管理人员每月捐工资的6%0,普通员工每月捐工资的3%0,目前爱心基金已募集资金15万元,已救助特困职工4人,每人10000元。
2010年,西场初中学生俞树惠患白血病,需要一大笔医疗费用。仲跻和得知情况后,立即动员企业员工捐款,海安厂区300多员工,捐款20000元,他本人捐款5000元,学生家长送来锦旗。
2011年,集团职工蒋加明的儿子患病需要手术费8万元,他动员海安厂区全体员工捐款30000多元。
2011年,县慈善基金会成立,仲跻和慷慨捐款50万元,获得“海安县慈善明星”称号。
他把爱心献给父老乡亲
由于出国考察较多,仲跻和萌发了投身新农村建设,改善家乡生态环境,造福父老乡亲的念头。2006年他捐款125万元,流转土地120亩,建起了壮志农业生态示范园,让乡邻告别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由农民变为市民,进园做工拿工资。邻近的村民或在生态葡萄园整枝施肥、采购葡萄,或在怡心园农庄做餐饮服务,或在园内种养家禽。近2年,仲跻和又投资2000多万元,建起集观光度假、娱乐休闲、农家美食、美德教育、农耕讲座、健康文化,社会实践于一体的蓉和怡心园“农家乐”生态旅游项目,成为“海安县四星级农家乐”、“南通市自驾游基地”、“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国家AA级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10万人。目前,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的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的游客接待中心即将竣工,蓉和怡心园的形象为之一新。
原西场镇洪旺村是海安县的20个贫困村之一。2007年村级经济收入31560.24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只有6761元,46户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1180元。2008年,县政府安排海迅集团与洪旺村共建。为了帮助村级发展经济,仲跻和出资4万元,帮助该村建起纸品加工厂,并作为海迅集团产品包装材料的定点供应商。此举为村民人均增加收入150元。到2010年底,该村村级经济总收入达239182.11元,比2007年净增207621.87元,增长657.96%。贫困家庭人均纯收入1680元,比2007年增加500元,增长42.4%。
2009年,洪旺村创建县级卫生村,仲跻和资助10000多元帮助清淤河道,购买村民垃圾箱。
仲跻和情系爱国拥军,情系弱势群体,情系新农村建设。曾有人问仲跻和:“你为什么资助公益事业总是这么大方?”他说:“有人找你资助,是对你的信任,你有能力资助别人,为社会奉献一份爱心,也是一种乐趣。”这也许就是仲跻和资助公益事业出手大方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