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0日,全县232个村(居)慈善工作站全部通过验收,共募集善款3300多万元,它们像一座座爱心驿站传递着“慈善海安”的温暖。
县慈善(基金)会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县慈善工作坚持“慈心为民、服务为本、扶贫济困、救急救难”的宗旨,大力弘扬慈善理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全力打造“全民慈善、大美海安”的慈善品牌。自2010年12月22日成立以来,县慈善(基金)会共募集善款8559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万多人次。
创特色做品牌
2013年,县人大常委会第十五届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县政府提请的议案,决定将每年5月12日设为“海安慈善日”,此举开创了全省先河。首届“海安慈善日”活动当年正式启动。
2015年,县慈善文化广场建成,并向市民开放。广场内设慈善文化长廊、慈善功德碑、慈善明星榜等,是南通地区首家以慈善文化为主题的市民休闲广场。
实践中探索,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创新中叫响品牌。
县慈善(基金)会以慈善宣传为“先行军”,加大力度、搭建平台、创新方式,重点抓好慈善宣传和慈善演出两支队伍,共撰写慈善宣传稿件2000多篇,到社区、村组和企业开展慈善文艺演出200多场。充分利用《海安日报》、海安慈善网等宣传平台,培育慈善理念,营造慈善氛围。
2014年9月,县慈善(基金)会荣获中华慈善总会突出贡献(组织)奖,2012、2015年分别获得江苏省“福彩杯”公益慈善宣传先进集体奖,2015年被江苏省民政厅评为4A级社会组织。
宽领域重实效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墩头镇墩西村的史春贵倍感温暖。今年60多岁的他身患肺病,先后花去医疗费10多万元,家中4口人就有两人残疾,家庭经济极端困难。所幸慈善(基金)会百户爱心助困工程送来了1万元的救助金。
近年来,县慈善(基金)会着力增加慈善项目,加大救助力度,扩大救助范围,不断提升精准救助效果。县慈善(基金)会副会长章万凤告诉记者,基金会刚成立时,仅有以助学为主的三四个救助项目。目前已增加到27个,涉及助学、助医、助老、助困、助残、助孤、扶贫、公益等方面。比如在慈善助学方面,县慈善(基金)会从2011年起将低保家庭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救助额从2000元提升到3000元。后又扩大到低保家庭高中生每人每年1000元,2013年又提升到2000元。2013年又扩大到低保家庭初中生,【下紧转2版】 【上紧接1版】每人每年1000元。2015年,又对因特殊原因致使家庭一时困难的在校大学生,每人一次性资助3000元。救助项目化,项目品牌化。目前,情暖学子、阳光之肾、百户爱心助困、千户阳光等已成为县慈善(基金)会影响力较大的慈善品牌项目。
只有挖掘慈善资源,壮大善款规模,才会引来源头活水。县慈善(基金)会注重建立企业募捐长效机制,与1180家县内企业签订了慈善一日捐协议。发展冠名慈善基金。2012年,联发集团股东捐资500万元设立职工解困基金,爱心老人孔锦文、王爱廉夫妇捐资100万元设立助困基金。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有11家企业和个人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基金总额达1494万元。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带头募捐,每年募集善款300万元左右。
建网络广覆盖
2015年,我县将“发展全民慈善事业,推进村(居)慈善工作站建设”列入县政府15件民生实事工程。“民生实事”激发的是“凡人善举”。雅周镇杭窑村18组村民高文强,为身患癌症的妻子花去10多万元医疗费,也未能挽留她的生命。然而,妻子丧事还未办妥,高文强毅然掏出100元递到村主任手中,“我是村里的一员,这是我应尽的义务!”
自去年4月全县召开村(居)慈善工作站现场会、10月全市基层慈善组织建设推进会在海召开后,全县上下掀起了一股浓厚的“知善、向善、行善”热潮,“家门口的慈善”被越来越多的百姓认可。
目前,全县232个村(居)全部建立了慈善工作站,按照“有组织、有制度、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基金、有档案管理”的“六有”标准全部通过考核验收,确保每一个村(居)慈善工作站规范运营。覆盖全县城乡的慈善网络已具雏形,独具海安特色的现代慈善发展新格局正渐行渐近。
立规章阳光行
跨入慈善(基金)会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张贴的规章制度,打开海安慈善网,有一块醒目的“信息公示”栏。从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一本本捐赠明细帐,看到救助项目的安排、善款支出的流向,还可以看到慈善年度财务预决算和审计报告。
慈善(基金)会成立以来,先后建立和完善了财务管理。善款募集、救助管理、项目管理、信息公开、人事管理、文档印章管理、社会评议监督等10多项规章制度,捐赠收入全部纳入财政专户,实行独立的会计核算,善款募捐、救助支出公开透明、阳光运行。县财政、审计和民政部门每年对慈善经费收支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结果在报刊和网络媒体上公布,保证捐赠者的知情权,保护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今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县慈善(基金)会会长王秀和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实施《慈善法》,依法强化慈善组织、积极开展慈善活动,推进大众慈善、全民慈善,让慈善之光普照海安,使我县慈善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周龙彬 张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