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吴宝凤:用心呵护老人的“善心院长”

【信息时间: 2015-06-05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走进南莫镇沙岗敬老院,映入笔者眼帘的是一幢幢有着粉红色外壁的房子。院内,老人们有的闲适地坐在院子里“沐浴”夏日的阳光,有的在康复基地利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气氛宁静而温馨。院长吴宝凤正手持梳子为老人梳头,还时不时与老人们聊家常、说笑话,老人的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吴院长经常为我们梳头,就像亲生儿子一样。”一旁的王老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惊——村支书“转行”当敬老院院长

  吴宝凤担任过20多年的村支书,一直为村级经济发展尽心尽力。当沙岗敬老院的院长岗位空缺时,他毅然报名,经选拔后,走上了敬老院院长的岗位,开启了敬老爱老之路。

  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理解,劝他:“敬老院院长是个累活,还是别去了,安心当村支书吧。”但吴宝凤没有选择离开。

  多年来,他用心谱写了慈心院长“关爱老人三部曲”——从“真傻”到获得“真好”口碑,用真心赢得老人的信任;从“村支书”到“敬老院院长”,用真情赢得人们的信服;从“院长”到“真情兄弟”,用真意赢得社会的褒奖。

  他积极践行“多花一些时间,多出一份力量,多做一点事情,多尽一片心意”的服务诺言,始终如一地履行“行为上尊重老人,语言上宽慰老人,生活上体贴老人,精神上抚慰老人”的敬老职责,真情实意地叙写“春暖大院,关爱老人”的敬老养老日历,让每一位入住老人真正过上“老来福”的晚年生活,赢得了100多位入住五保老人、失独老人、寄养老人和社会各界的频频点赞。

  暖——“亲人般”服务感动你我他

  “爷爷、奶奶们,我来上班了!”一句简单的问候,却让老人心里暖暖的,这是吴宝凤每天上班时的“必修课”。老人们常说:“敬老院就是自己的家,吴宝凤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感觉特别亲。”

  针对入住的五保老人大多数无儿无女,且平时很少有亲人来探望,难免会孤独寂寞的情况,吴宝凤无论工作多忙,每隔两三天,总要挨个走进每一间房,与每一位老人聊家常、侃心思,主动嘘寒问暖。

  有一位邵姓老人,刚入住时,患有浮肿病。吴宝凤连续3天陪老人去医院治疗,替他剪指甲、梳头、擦洗身子、换洗衣服。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老人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可仍然时常离群呆坐,显得郁郁寡欢。经了解,原来老人怕被别人说有传染病,又没有亲人来看他,所以感到很自卑。

  老人心情不舒坦、郁结在胸,吴宝凤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直接跑到老人所在村,相邀村干部定期来看望老人,并安排老人和自己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看电视。从此,老人的脸上天天挂满了笑容。“吴院长真的是把我当家人一样,没有他,我真的走不出阴影。”邵老充满感激地说。

  赞——无私奉献尽显敬老心

  吴宝凤发扬“关爱老人火炬手”精神,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关注,不断完善敬老院内寝室、床位、食堂、浴池、康复、医护、休闲等硬件设施,让入住老人乐享“星级休养”的护理与服务。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敬老院住房内始终都能保持舒适的28度,关爱的暖流持续呵护着老人们孤独的心,抚慰着他们内心的伤痛,洋溢着真情和温暖。

  吴宝凤还积极开展“康乐养老工程”,组建“夕阳美”老年读书会、健身队、演唱队和“全院福寿节”,使每位入院老人都能有事可做,力所能及地自我服务与服务他人;敬老院每年的自养猪、自种植收入近2万元;院内3位老人拾万元巨款不动心、送还失主的事迹,获得了“海安好人”的殊荣。

  在他的带领下,沙岗敬老院先后10多次荣获县级及以上嘉奖,员工10多次获评县级及以上先进荣誉,10多个单位、个人敬赠了答谢锦旗、感谢信。

  拳拳敬老心,眷眷爱老情。面对这些成绩和荣誉,也许有人要问:吴宝凤在家庭生活方面是不是牺牲了许多?是的,一年365天,每当事业和家庭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总能选择敬老事业,选择奉献,且无怨无悔。“既然我选择了养老、敬老、助老事业,我就应该兢兢业业、尽心尽职,把每位老人当亲人一般对待,让他们都能开心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吴宝凤坚定地说。(严德本 王桂华 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