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起,一批新的法律规章开始施行。每个寄养家庭最多能寄养几名儿童?企业安全事故最高会被罚多少钱?哪些制售假药、劣药的违法犯罪行为将被从重处罚?这些都在新规中得到明确。
扩大寄养范围寄养门槛提高
12月,民政部出台的家庭寄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管理办法提出,每个寄养家庭寄养儿童的人数不得超过两人,且该家庭无未满6周岁的儿童。寄养残疾儿童,应当优先在具备医疗、特殊教育、康复训练条件的社区中为其选择寄养家庭。
管理办法扩大了寄养儿童范围,不仅规定未满18周岁、监护权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的孤儿、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可以被寄养,还提出“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责任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开展家庭寄养,参照本办法执行”。
在规范化方面,管理办法提高了寄养家庭的准入门槛。管理办法明确了寄养家庭在居住条件、收入水平、健康状况、道德品行、主要照料人年龄等方面应当具备的条件。同时,对儿童福利机构主要承担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包括培训寄养家庭中的主要照料人,组织寄养工作经验交流活动,监督、评估寄养家庭的养育工作等。管理办法还提出,具有社会工作、医疗康复、心理健康、文化教育等专业知识的家庭和自愿无偿奉献爱心的家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安全事故最高可罚2000万元
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加大了对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法律规定,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按照一般、较大、重大、特别重大四类事故等级分别处以最低20万元最高2000万元的罚款。
为解决执法懈怠问题,在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方面,法律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分类分级监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按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处理。
同时,法律还对乡镇政府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作出了规定,明确了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履行监管职责,明确了乡镇政府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卖假药毒害孕产妇婴幼儿从重处罚
为严厉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的违法犯罪行为,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联合制定了《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其中,生产、销售以孕产妇、婴幼儿、儿童或者危重病人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假药;以及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期间,生产、销售用于应对突发事件的假药等7种情形将被从重处罚。
此外,对提供资金帮助、生产技术支持、原料辅料供给、广告宣传等的人,依法按照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魏薇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