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县“慈善楷模”徐兵任职南莫村

【信息时间: 2014-10-2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徐兵热心为村民办理相关事务。

徐兵认真为村民配镜。

 

 

 

  10月20日下午,我县召开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使用工作,有效解决村级班子后继乏人问题,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全县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没有任期不满一届的村干部的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后备干部。加大“两委”正职定向培养力度,按照50周岁以上在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人数落实后备人选。

  选优配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面对当下农村基层干部出现的青黄不接、年龄偏大等现象,南莫镇创新工作思路,选用“能人”、“好人”当村官。今年5月,荣获“县首届慈善奖”的青年楷模徐兵就被选荐为南莫镇南莫村后备青年干部,成为我县“慈善好人”担任村干“第一”人。

  青年慈善楷模当上村干部尽职尽责受嘉许

  徐兵是海安洁明眼镜配镜中心经理,大学毕业返乡创业十年,默默奉献乡村慈善公益事业十年,现任南莫村民调治保主任、民兵营长、驻村保安。

  上任伊始,正值农忙时节,随之而来的是秸秆禁烧禁抛工作。由于南莫村是4个村合并形成的大村,面积广,任务繁重。每天,徐兵坚持全程督查,配备的电动车至少要充三次电,开启了村干部“5+2”、“白加黑”、“晴+雨”的工作模式。

  5月30日,南莫村26组村民老王边清理秸秆边吸烟,不小心烟蒂掉落引燃秸秆。“徐营长,快来26组,老王抽烟不小心把秸秆点着了。”徐兵接到电话立刻赶到现场,顾不上寻找灭火工具,用脚跺、用树枝扑打,历经十多分钟终于扑灭了麦火。脚扭了、新球鞋刮破了、裤子烧出了几个洞……徐兵并没有在意,而是转身安慰一旁惊慌失措的老农。

  凭着“干事”、“奉献”精神,秸秆“双禁”工作期间,徐兵每巡查到一处,看到老人拉车上坡、上桥,总会赶上去助推一把;谁家捆麦草缺人力,他就会主动补上;就连接送孩子上学,他全都“一肩挑”。“农忙的时候,我们没时间接送孩子,徐营长每天准时帮我们接送孩子,真的帮了不少忙。”南莫村10组村民严小羊感激地说。

  从进村到农忙结束,仅一个月的时间,徐兵晒脱了一层皮,妻子曾戏说他由一个“白面书生”晒成了个“黑皮青年”。工作仅5个月,他就与群众“打”成一片,尽职履责、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态度赢得了众人的认可,大家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

  传递“正能量”带头举善扬善做惠民善官

  今年8月8日是洁明眼镜店庆十周年,徐兵思前想后,决定举办一次惠及全镇群众的活动,于是“爱心护眼、村村洁明行”正式启动了。活动将为全镇16个村的村民免费验光、配镜以及讲解护眼知识,还免费赠送眼镜给五保户、特困户,惠及每村至少100位村民。目前,此项行动已经走进2个村,受到不少村民的高度称赞。

  “到村任职后,我想的多了,思想境界也提高了,不再局限于让少数人受益,而是希望让更多的人得到实惠,感受到关爱。”谈及此次活动的初衷,徐兵谦逊地说,“我不图什么回报,干实事、惠民生就是我从事公益事业的动力。”

  “村里的事务比较琐碎复杂,徐兵总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空关心帮扶对象,行善举,这也带动了我们这些同事做善事的积极性,在工作时也少了点脾气,多了份耐心。”南莫村村支部书记赵立新说。

  十年来,他先后为贫困农家孩子、老人赠送几千副“洁明”爱心镜,结对扶助5名贫困农家孩子读完义务教育,资助水乡多所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免费为800多名困难学生矫正视力,义务为敬老院老人、中小学师生举办爱眼护眼讲座,受益数万人……徐兵用他的“正能量”感染身边人,引导教育他人,书写着“爱无止境”的人生篇章。

  记者手记:

  村干部是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一支有力的村干部队伍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层稳,天下安。”南莫镇开“选善任能”新路,选荐青年“慈善楷模”到村任职,不但能让像徐兵这样从事公益事业多年的文明“先锋”拓展视野,提升思想境界,让更多人受益 ,还能将这些善者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村干部、群众,让繁琐的农村工作多一些体谅、多一点感恩、多一份温情,减少摩擦,让干群关系更加融洽。(记者 丁志云 通讯员 严德本/文 胡仁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