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一心抗癌公益事业的志愿者顾昌明

【信息时间: 2014-10-2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提起海安抗癌康复协会雅周联络站负责人顾昌明,协会领导,各分会会长,熟悉他的癌友,无不称赞他是最受欢迎的志愿者。协会的抗癌康复事业,积极参与,数年如一日,一心公益,不愧为协会的爱心使者,老党员的典范,党的群众路线的坚定执行者。
                                      首创全国家庭文化室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作为黄桥革命老区的雅周人,“坐不住、等不得、慢不起”,当时的他担任雅周乡综合商店经理,出于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度政治责任感,毅然决定创办家庭文化室,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让大家及时了解国家的形势政策,用科学文化知识带动大家勤劳致富。他排除家人和亲友的不理解和反对,自费订阅报刊和购买科普书籍。这些年来,他“请进来,走出去”,举办香港、澳门回归、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学雷锋、十八大资料展、各种科普知识讲座,深受广大农民、青少年的欢迎。
      顾昌明老伴患有食道癌,本人也有冠心病,社会公益兼职多,经常三更灯火五更鸡鸣赶时间,在他的推动和影响下,雅周两个协会会员肿瘤患者仁应裕和王宝成,分别办起了时政宣传文化室和信息服务宣传文化室。还有他带领下他人办的家庭法律图书室、家庭音乐辅导室、家庭俱乐部、家庭画卉室、家庭咨询室、家庭老年活动室、家庭花鸟活动室,一室带多室,全镇共有50多家家庭文化室,雅周成了“雅州”,并成立了雅周镇家庭文化室协会。一路风雨一路歌,顾昌明数十年来倾其所有"苦心”经营的这方天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以及省、市、县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江苏省特色文化标兵、读书明星、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校外辅导员、海安县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十佳党员标兵、先进普法志愿者、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殊荣。
 
                                    心系同命相怜的癌友
      抗癌协会2006年成立不久,顾昌明就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其中,积极参与,以协会的宗旨为宗旨,“上为政府分忧,下为患者解难”“康复一人,和谐一家,和谐社会一大家”,2008年县抗癌协会领导驱车来到顾老家,他笑脸相迎,毫不犹豫的接受了雅周镇联络站负责人的工作。从此,他心系同命相怜的癌友,利用自己文化室的便利,宣传协会的公益性,并在协会的指导下,开展“群体抗癌”、“医患结合”、“心理调适”等知识的宣传,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协会的各项公益活动,抗癌宣传周、专家义诊、康复知识讲座、医疗咨询、优惠体检、癌友经验交流、走访慰问、文体活动,以及每年的春、秋两季康复旅游等,及时发放抗癌协会会刊,让会员及时了解最新抗癌康复知识。今年4月21日,协会组织会员去大连旅游,全团53人,雅周就去了21人。去年冬天有一天,他得知雅周王木田老夫妻俩都是癌症病人,老两口无儿女,无医保,无经济收入,属于特困家庭,他急癌友之急,帮助办理会员证,找县癌协、慈善会、乡民政事务所、信访局、报社联系,一年多时间,为这个特困家庭获得8000多元救助,使他们在困难之中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他还按原乡镇为片,明确了每片负责人。雅周联络站成绩突出,多次受到表彰,他本人被评为爱心使者,目前积极筹备成立分会正在进行当中。
                             捐献器官         延续生命
      2011年4月,在雅周镇大街小巷到处传颂着雅周老党员顾昌明书面向南京红十字会报名登记器官捐献的动人事迹。南京红十字会反馈信息表明,顾昌明是江苏省暨南京市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新闻发布后,全省书面报告捐献人体器官第一人。
      器官捐献是顾昌明多年来的心愿。2011年3月,顾昌明从报纸上看到南京举行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的信息后,把2007年3月国务院通过的第491号令《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反复学习,随后向南京红十字会寄去了(遗体)器官组织捐献志愿书,同时利用家庭文化室阵地,建立了人体器官捐献联络点。
      当时70岁的顾昌明老人是江苏省特色文化标兵,他告诉记者,"人活一世,终有一死,与其把宝贵的人体器官化为灰烬,不如让生命在捐献中延续,让希望在移植中重生。”顾昌明自愿捐献器官是冲破传统观念,伦理习俗,充分体现了人道主义的伟大精神,也是向建党90周年敬献的一份厚礼。(海安县抗癌康复协会 徐开珺 罗延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