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海安好汉自愿捐献遗体

【信息时间: 2014-10-13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前不久,36岁的白血病患者李金俊来到了县红十字会,签下了自愿捐献遗体的协议书。紧随着,海安爱心餐厅红老头主题餐厅携带近2000元的爱心捐款来到李金俊家中,为这个不幸的家庭送去一点温暖……

  在这个秋天,我们的身边发生着让人感动的故事。

  祸不单行可恶病魔压垮一个家庭

  李金俊家住高新区胡集街道连港村22组,虽然是一幢楼房,但家里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父母亲年迈,两个女儿一个上初中,一个才4岁,还有一个瘫痪了20多年的叔叔……这样一个家庭都是靠李金俊开吊车赚钱来支撑着。

  不幸的是,去年李金俊被查出患上了白血病。一提起侄子的病情,李金俊的叔叔李国勤就伤心不已,“平时推着我出去转转,上床不方便,都是我侄子抱着我。我这一瘫痪就是27年,这一条腿去年也因为生了疮,被截去了。我去南京看病,都是侄子送我去,都是他在照应我啊。怎料他生了这么个病,咱们家的顶梁柱要塌了啊!”据了解,从去年到现在,李金俊一家已经花去了20多万元的医药费,但李金俊坚强地面对这一切。

  “我相信只要有希望,我就一定会挺过去的。”不过就在家人和亲朋好友陪伴李金俊抗击病魔的时候,让人难过的事发生了。今年4月的一个深夜,李金俊的妻子开着家里的汽车一走了之,至今杳无音讯。

  “自从李金俊得了白血病,62岁的老父亲李国喜就出去做小工了。李国喜前些年中了风,现在好点儿了,但是手不灵活,脚有点儿跛,还是托关系才找到的工作,一天也就赚50块钱。现在李金俊老婆又离家出走了,他去化疗都是一个人骑车去,前几天还看到他去开塔吊,想着赚点钱,不容易啊。”李金俊邻居柯谷臻告诉记者。李金俊的一位朋友告诉记者,李金俊的妻子走前,在一家手机店买了一部手机,欠下了1000元钱,李金俊前些天拖着病重的身子,帮人代班,开了十多天吊车,才把这1000元钱还了。

  爱心相助众人伸手重燃生命希望

  “虽然你得了白血病,但是你很坚强,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我很感动,也对你充满信心。”红老头餐厅经理吴小飞握着李金俊的手说,“这次虽然我们捐助的不多,不过,你放心,这个社会是充满爱与希望的,一定还会有更多热心的人来关心你。”

  来自胡集街道都彭地板的张晓宏和胡集村的程德云也来到李金俊家,为李金俊送来了牛奶、肉、水果等慰问品,并分别捐出1000元帮助李金俊继续治疗。张晓宏说,“我和李金俊是老朋友了,他病了也不告诉我们,我还是听别的朋友说起才知道的。李金俊为人老实,我手头还算富余,不管怎么说,我也要拉他一把,让他早点儿好起来。”

  李金俊告诉记者,自从去年10月份患病以来,他得到了政府和一些好心人的帮助,县慈善会送去10000元的救助金,政府将他一家纳入低保家庭,乡邻和同事们也纷纷解囊相助,共捐款8000多元。“有社会各界的人来关心我,他们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我一定会坚强面对,战胜病魔。”李金俊说。

  感恩社会捐献遗体让爱心延续

  近日,李金俊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县红十字会,在人体器官捐献自愿者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李金俊成为中国器官捐献登记自愿者,他以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回报社会对他的关爱。

  “不管将来到什么时候,能活多久,我会捐献遗体,为社会做点贡献。”李金俊告诉记者,“我现在骨髓配型已经成功了,能够找到合适的骨髓,我很感谢那位捐出骨髓的志愿者。我自愿在离开这个世界后,把我的遗体捐献给他人,让其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据县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人体解剖、人体器官移植等都需要大量的遗体来源。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奉献意识的增强,器官和遗体捐献的自愿者也在逐年增多,从2011年至今,我县已经有15人签下捐献协议。

  如今骨髓配型成功了,面对近50万元的巨额医疗费用,李金俊一家人还在做着不懈的努力,因为他们相信,有爱就有希望。在这里,本报也呼吁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携起手来,帮助李金俊一家渡过难关,有意向的读者可通过如下方式联系或者捐款。(吴薇)

  李金俊手机:18068611811李金俊邮政储蓄账号:

  621799300007086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