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她是个以孝为先的好青年

【信息时间: 2014-09-16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海安高新区夏岔村35岁的女青年王红梅,高中毕业后就在江苏晨朗电子集团工作。如今,她是夏岔村的一名后备干部。她虽然年纪轻,但她孝敬老人,团结邻里,热心公益在四乡八邻却有口皆碑。
 
2002年,王红梅经人介绍与唐海飞结成伉俪。唐家有91岁的曾祖母和年近7旬的祖父祖母以及公公婆婆,老人多、性格各异,常有口角发生。丈夫不善言辞,又常年在外工作。嫁到唐家,王红梅作为晩辈总是孝为先,主动进行劝解。她融入大家庭,经常给老人买吃的买穿的。有空就连洗衣服都抢着干。公公是个公路建设者,常年在外奔波,落下很多病根。王红梅像女儿一样关心他,时常嘱咐公公注意饮食。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20125月,公公突感胃部不适,在乡镇医院住院治疗一个月不见好转。王红梅立即决定送公公去县医院诊治。2012629号,公公被确诊为食道小细胞癌。听到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王红梅哭了-整夜。第二天,王红梅瞒着婆婆怕她受不了。只是打了一个电话给丈夫说家里有事,叫他回来一趟。上午,王红梅拿到报告后不敢面对公公说出实情,只能到公公的朋友那里请求帮助安慰劝说,只是个小毛病。经过反复做工作到平潮医院确诊一下,如果是重病立即治疗。在医院,王红梅和丈夫劝他要相信现代医学,积极配合治疗,战胜病魔。哪知,医院说公公失去了手术机会,要进行放化疗。为减轻放化疗反应,王红梅决定送公公去上海八五人民医院采取生物免疫治疗。刚开始,感觉还好,但治疗不佳。后又辗转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继续治疗,但效果还是不好。在治病期间,公公常常问化去多少医疗费,王红梅只字不提。为延长公公的生命,20138月底。王红梅又带公公回海安治疗。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期间,因丈夫从事的是野外特殊作业晚上不能陪护,王红梅白天上班,晚上就到医院与婆婆作伴,服侍公公。医护人员和病人还以为王红梅是老人的姑娘。王红梅待公公像父亲-般,可口的饭菜,细心的照料让公公在病逝前没有遗憾,真正体现了当代青年的崇高思想境界。
 
王红梅不仅尊老爱老,还团结邻里,哪家有什么困难,她都乐意帮助,有什么矛盾,她也主动调解,她像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星星,虽没有那么璀璨的光芒,却一直默默地放着光和热,没有表白,不求回报。(张贵才、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