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城东镇葛家桥村22组的朱梅芳,村民们都会忍不住夸上两句。她孝敬家中老人和自强不息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在逆境中默默地承受着苦和累,为老人,为孩子,为家庭所做出的奉献,人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今年52岁的朱梅芳,曾经也有过幸福美满的家庭。丈夫能干,儿子乖巧听话,公婆能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可谓是一个人人羡慕的家庭。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几年前,朱梅芳的公公在运送建筑材料的途中因一场车祸造成双下肢瘫痪,永远失去了劳动能力。一个事故打乱了这个家庭原有的节奏。丈夫要出外打工挣钱,而家中婆婆年老体弱,公公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家里的重担一下子都落到了朱梅芳身上。面对困境,瘦弱的朱梅芳变得坚强起来,她想,再困难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丈夫不在家,自己就是家里的主心骨,全家人都看着自己,必须首先坚强起来,坚定生活信心。
为了让丈夫安心地在外工作,她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上到照顾两老,下至教育孩子。病床上的公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什么也干不了,心情烦躁,免不了常发些无名火,可朱梅芳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总是默默地伺候着公公的饮食起居,把家里家外的大事小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即使有委屈也从来不让公婆和丈夫发现,以免他们操心,她还经常和公公谈心,让公公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情。婆婆年老体弱,经常生病,也需要照顾,但朱梅芳从不认为那是自己的负担。她觉得公婆拉扯大自己的丈夫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时候,照顾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她尽全力照顾好两位老人。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儿子一直都懂得照顾和爱护老人,也会帮助妈妈一起照顾老人。每天,她除了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外,还要妥善安排好两位老人的起居饮食。平时,两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尽力给予满足。老人年事已高,经常生病,药不离身,端茶倒水、洗衣送饭,这样的事她从来毫无怨言。虽然生活拮据,逢年过节她总不忘给老人买些衣物。天冷了,她每天早早为老人生好炉子,让老人从心里觉得暖烘烘的;天热了,老人不愿吃饭,她就经常想着法子做营养可口的饭菜让老人胃口大增。公婆逢人便说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媳妇待我们比闺女还亲呐。”
多年来,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对公公的病,她始终坚守着为人妻、为人媳的责任,一直对两位老人家不离不弃。她不但是村民眼中敬老爱老的典范,而且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信心。一家人要生活,孩子要读书,她正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勇于面对现实,除忙完家务外,一有时间,还要去侍弄承包田和打些短工补贴家用,每天忙得团团转。幸而,如今儿子已经成家了,朱梅芳肩上的担子也轻松了不少,她说,尽管往后的艰难路程还很长,但心里对生活依旧充满了希望与感激。(夏桂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