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典型
杭庆兰,女,李西村4组村民。她在自家屋后路边捡到一个红色的钱包,便在原地等待失主,不想从早上九点多等到中午都没等到,后来根据失主钱包内的身份证证实为储洋村村民,她带着捡来的钱包,联系到了失主本人,失主对此十分感激,想要给予一些金钱表示感谢,可是杭庆兰说什么都不肯收下。(李堡镇推荐)
戴海燕,女,雅周小学教师。她扎根乡村小学十余载,寒来暑往,从无怨言。老百姓的一句“我们需要你”,让她无怨无悔地坚守在乡村小学的岗位上。而孩子们那句“我们需要你”则是她前行的动力,“为了家乡的孩子们,值了!”是她不断前行的信念。为了自己的诺言,她坚定地选择了教书育人,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她坚定地选择了甘为人梯,选择了以苦为乐!(雅周镇推荐)
孝老爱亲典型
吴勇,男,高新区谭港村12组村民。2012年8月,吴勇的父亲被确诊为肝癌,9个多月的治疗也没能挽救父亲的生命。父亲去世后,服侍瘫痪爷爷、帮衬母亲的担子就落在了吴勇的肩上。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他的母亲又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被诊断为脑中风,常年卧床。从此一家子大大小小的事全都落到了吴勇和妻子身上,每天端水喂饭、添衣浆洗,吴勇从没怨言,对两位长辈一直关怀备至。一次,爷爷大小便失禁,吴勇二话不说,帮忙擦洗,一点不嫌脏。邻居们都说:“别说孙子了,就是亲生的儿女也没有这样照料得好啊!” (高新区推荐)
吴礼琴,角斜镇富港村村民。二十几年前婆婆双目失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现在更是瘫痪在床。吴礼琴多年如一日,精心服侍婆婆,给婆婆做饭、梳洗、倒便盆。婆婆病情严重的时候粪便不畅,她强忍着脏臭帮老人用手抠,经常反胃得连饭都吃不下。四年前,她的公公又因老年痴呆瘫痪在床,公婆的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位老人,无怨无悔,从不言弃。她的孝行感染了他人,事迹传遍了全村。
(角斜镇推荐)
敬业奉献典型
邓峰,男,城南联防大队机动组组长。他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深得领导和同事的肯定。2010年,邓峰被推选为城南联防大队机动组组长。担任小组长后,邓峰带领机动组队员协助民警破获一系列案件,屡建奇功。几年前,县城某区域连续出现电动车丢失现象。邓峰获悉后,带领队员蹲点,经过半个月的耐心守候,终于一举抓获盗窃电动车的犯罪嫌疑人,并破获串联盗窃电动车案件十几起。 (高新区推荐)
陈海俊,男,白甸供电所营抄综合班班长。从事供电工作30多年来,他刻苦钻研业务,做到服务零距离,发票零差错。不断创新举措,用自己的优质服务诠释着“真诚、规范、方便、高效”的服务宗旨,赢得了客户的口碑,连续10年被评为供电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连续13年被评为县供电公司农电先进工作者,2012年白甸供电所电费回收工作在全县领先,白甸所被评为江苏省电费回收先进农村供电所。《江苏电力报》、《南通日报》、南通电视台还对陈海俊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白甸镇推荐)
季兰,女,海安县李堡镇陈庄村人。她从事计生工作23年间,不遗余力地宣传党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为育龄群众办好事,干实事,为计生困难户排忧解难。她把自己的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完全融进了计生事业。 (李堡镇推荐)
刘佩霞,女,南莫镇邓庄小学教师。每天,她都是第一个来到学校,义务打扫办公室卫生,用心整理教室的环境,为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兢兢业业,乐此不疲。刘老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工作起来一丝不苟;同时,她无微不至地关爱农村儿童,针对农村家长接送孩子没有规律的特征,坚持早候晚守,悉心当好孩子的守护神。2013年,刘佩霞老师创造了南莫镇教师节颁奖活动的两项纪录(获奖次数最多、教学一线获奖年纪最长),这是她勤勉工作的最好注脚。
(南莫镇推荐)
周克润,男,大公镇早稼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新建防渗渠6.5千米,新建水泥路10.2千米,全村95%的农户改厕到位,新增垃圾筒120个,垃圾房2个,维修新建桥梁16座,消灭了全村危桥。他关心弱势群体,对村里的五保户、孤老户、特困户百般关心,定期到帮扶对象家走访,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他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使得他多次获得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他一心为民的工作精神,使得他赢得村民们的真心赞赏。在早稼村提到周克润,大家都会夸他是位干实事的好支书。 (大公镇推荐)
贾恩华,男,大公镇古贲小学大队辅导员。作为一名教师,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于学习,屡创佳绩,是青年教师的榜样;作为一名辅导员,他情系特困儿童,奉献爱心。生活中,他勤俭节约、任劳任怨、对人真诚、热爱学生,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深受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好评。他连续多年在毕业班教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被评为“优秀级”,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积极参加科研课题、优质教学资源打磨、高效课堂研究,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大公镇推荐)
肖峰,男,看守所所长。他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将原先杂草丛生、乱石遍布、空空如野的海安县看守所变成了绿树成荫、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花园式看守所;他锐意进取,创新管理理念,推行在押人员法治文化教育、催新文化改造、劳动技能培训、医疗卫生联动协作模式、网络亲情视频会见、营养健康伙食等,使看守所的创新工作、人性化管理在全国监管场所闻名;他带领25位民警创造了县看守所连续25年安全无事故、连续11年被评为公安部一级看守所的奇迹。 (公安局推荐)
许华,男,公路管理站农管股股长。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公路一线的管理骨干和技术中坚,许华一直秉承着“更好地为群众出行服务”理念,认真践行“铺路石”精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标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被评为全市第一,同时也创造出多个“全省第一”。海安农村公路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交运局推荐)
助人为乐典型
陆道云,女,墩头镇西湖村副支书。在西湖村百姓心中,她是百姓放心、群众满意的当家人,于私她是乡亲赞扬、邻里称道的好闺女、好阿姨。对于村里的孤寡老人来说,她就如同老人的亲闺女,帮助老人洗衣做饭,为老人端茶送水;对于村里的年轻人来说,她是知心大姐,能细心开导他们,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陆道云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担当,热心肠,百姓放心、村民信赖。 (墩头镇推荐)
万建明,男,滨海新区顾陶村党支部书记。2006年投资创办南通弘联海苔有限公司,带领村民共同致富,解决了近200人的就业问题。他坚持长期资助身患绝症的贫困大学生,定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曾以个人名义向县慈善机构捐赠近三万元。 (滨海新区推荐)
朱尔炎,男,南莫镇教育管理中心老耕读教师。他,帮乡邻修路、帮村邻排忧、帮路人解难、帮青年创业、帮孩子辅导,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事、办实事、行善事、干公益事,被乡亲们誉为“万帮老人”。2012年,生活极为节俭的朱尔炎老人看到村民出行只有一条碎砖铺成的乡间土路,拖拉机装运东西也很难出入时,主动跟老伴协商,拿出退休至今积攒的养老金,带头捐资4万元为乡邻修上“爱心路”,解决了30多户老百姓的出行难问题。 (南莫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