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做爱心使者 献冬日温暖

【信息时间: 2013-12-12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帮老人剪指甲。

陪老人聊聊天。

帮老人梳梳头。

■记者缪凡  丁志云/文姜明/摄

  走近老人的内心世界,内容远大于形式。正如一首歌中所说,“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其实我们只需要花那么一点点时间,陪老人们说说话,他们就不会感觉到寂寞,他们就能收获到来自身边那点点滴滴的温暖,希望大家都能够抽出一点点宝贵的时间,走近老人,关爱老人。

  12月7日清晨,冬日里的晨雾还未完全消散,一支由县新闻信息中心(海安日报)团支部成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便早早来到海安镇敬老院看望老人们。唠家常、量血压、大扫除、文艺表演等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活动汇聚成一股股暖流,为寒冬里的敬老院增添了许多春意。 

  在这支志愿者队伍里,有的已经是“资深志愿者”,更多的则是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成员。他们有的陪老人唠家常,帮老人剪指甲、梳头发,有的为老人整理房间、洒扫洗抹,成员们分组跟不同房间的老人交流,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一个个精彩的表演让爷爷奶奶们喜笑颜开,整个敬老院里,歌声飞扬,笑语不断。 

  “在敬老院里吃得好住得好,就是年龄大了活动项目少。打心眼儿里感激这帮孩子,天气这么冷还跑来陪我们解闷,看见他们来了我这心里就暖和。”面对志愿者们的嘘寒问暖,浦宝田老人微笑着频频点头,“好,都好,伙食好,人也好,你们来了更好!”浦宝田是一位先天盲人,但敬老院的工作人员说,浦宝田虽然眼睛看不见,可是听觉很好,每天早上,浦宝田都爱在院子里唱歌。在大家的吆喝下,浦宝田一下子来了兴致,现场唱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老人起了个头,坐着的观众们一齐拍着手,哼起歌来。 

  这次爱心活动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帮老人们量血压。许世颖是这次活动的志愿者之一,医学专业的她一想到老人们的子女平时不在身边陪伴,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却要孤单度过,心中不免一酸,所以她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温暖他们寒冷的冬季。她捋起老人手臂上的衣服,细心地绑好带子,找准手臂上的大动脉,将听诊器的一头放在上面,还不忘问问老人们觉得这个金属物接触皮肤凉不凉,老人笑笑说:“不凉。”许世颖戴好听诊器,挤压气球,再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放气,眼睛仔细的盯着血压计上的水银柱,观察它细微的变化,同时听脉搏的起伏变化,最后将眼睛所见和耳朵听到的结合起来,测出了老人的上下压。为了确保血压的准确性,许世颖有时会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测量,然后再告诉老人他们的血压情况,顺便和老人聊上几句,“奶奶,你的血压很正常,不用担心。”“爷爷,您平时在吃降血压的药吧,现在看来,这药有效果的,血压蛮稳定的。”“爷爷,平时要多锻炼,少吃油腻,血压才会保持正常。”而不会量血压的志愿者也没有闲着,大家分几个小组,在老人身边,给他们捋袖子、脱衣服什么的,老人中有些行动不便,志愿者们就一路搀扶着,有的耳朵不好,大家就凑在他们耳边说话。 

  “每个人都会老,照顾这些老人的同时我也老了。敬老院里好吃好住不等于老人内心不孤独,还是希望儿女们能抽出时间来多陪陪老人,也真心感谢这些志愿者时不时来敬老院献爱心,敬老院里的笑声明显多了!”院长陆忠凤对记者说道。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县新闻信息中心(海安日报)团支部响应县文明办“关爱他人冬日送暖”和团县委“国际志愿者日献爱心”的号召自发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