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他把爱心送给山区孩子

【信息时间: 2013-11-08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张玉华讲述自己与每个孩子的故事。

张玉华与“女儿”一起的合照。

张玉华向记者展示自己“女儿”的照片。 

刘玉玉写给张玉华的家信,他一直保存着。

   ■记者 周龙彬 文/摄 通讯员 钱秀玲 袁良元

  迢迢两千公里,漫漫黄土高坡。在国家扶贫重点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有一群贫困学生牵动着海安县墩头镇一位私营业主的心。

  他叫张玉华,是海安县虬泓山庄的业主。从2010年开始,张玉华坚持不辍结对帮扶宁夏彭阳县贫困学生,并成立了“苏宁爱心之家”,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这个团队,现有成员25人,已结对资助22名宁夏贫困学生。

  为了22个山区娃水乡爱心抵达黄土高原

  10月26日,“苏宁爱心之家”创始人张玉华历经万里“爱心之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回到了海安。

  张玉华此次自费万余元,从墩头镇启程,独自奔赴2000多公里外的黄土高原,只为看望“苏宁爱心之家”结对帮扶的22名贫困学生。他说,他很想念他们,一定要看看每一个孩子,和他们说说话。

  今年夏天,宁夏固原等地区暴雨成灾,有些村民房屋倒塌、损坏。张玉华看到新闻后第一时间联系他已资助了3年的宁夏贫困学生刘玉玉家。得知刘玉玉家的房子倒了,张玉华非常着急,担心着他们家的生活状况。这次他宁夏之行第一站就到了刘玉玉家,看到他们一家住进了政府援建的新房子,才算放了心。

  回族女孩马馨彤是“苏宁爱心之家”今年新结对的资助对象。马馨彤今年8岁,在彭阳县古城镇小学读二年级,成绩优秀。张玉华了解到,她父母种田为生,上有爷爷奶奶,下有4个孩子,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家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摆设,用张玉华的话说,所有家具可以一肩挑,唯一的电器是屋顶上吊着的一瓦的节能灯。因为生活的艰辛,马馨彤的父亲显得很苍老,看上去有60多岁的样子,其实刚刚40岁出头。马馨彤是个懂事的孩子,张玉华亲切地和她交流学校的情况,勉励她好好学习。

  在彭阳县的近一周时间里,张玉华自己租车,翻山越岭,行程1000多公里,逐一走访了22名贫困学生的家,给每位学生送去了当月的助学款以及学习、生活用品。还把所有孩子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

  张玉华告诉记者,在走访的过程中,自己也感受到了山区的生活艰辛。首先是交通难。站在高高的黄土塬上远眺,杳无人烟。农户分散居住,一个村子往往就是一座山,一路上,黄土路、“搓板”路,有时要爬过超过50度的陡坡,而车轮旁边就是上百米、上千米的悬崖,自己吓得真的不敢坐车了。因为宁夏缺水,张玉华住的旅馆也不提供热水洗澡。

  平均一天200多公里的山路,让张玉华累得够呛,不少家长非常感动。临走时,一位学生家长给他发短信说:“张哥,我们一定好好培养孩子,让他们成才报答你们这些大好人。没有请自(亲自)送你,我感到惨愧(惭愧)。”

  创办“苏宁爱心之家”帮助更多的贫困生圆大学梦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玉华从报纸上看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草庙小学一年级学生刘玉玉面临辍学的困境。刘玉玉的父亲患股骨头坏死,治疗费用花了10多万元。家里仅凭母亲一个月2000多元的打工收入,要养活两个老人、两个小孩,还要还债,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平时就坚持行善乐施的张玉华坐不住了,立即联系了刘玉玉家,决定资助小玉玉上学,直到大学毕业。从这以后,张玉华每个月都要汇钱给小玉玉,和她通信,逢年过节,还给她们姐妹俩买新衣服。记者看到刘玉玉给张玉华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穿过这么好看的衣服,非常感谢您。我让您操心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会让您失望的。”

  在跟刘玉玉的通信中,张玉华得知,与刘玉玉一样家庭困难的学生还有很多,张玉华便积极联系彭阳县当地的学校、民政部门,寻找家庭特别困难但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结对资助对象。

  同时,张玉华成立了“苏宁爱心之家”,经常跟身边的亲朋好友介绍资助宁夏贫困学生的事。在他的影响下,不少教师、私企老板、政府工作人员纷纷加入这个爱心团队,现有成员25人。而彭阳县一中、四中、草庙小学、古城小学等校的22名贫困学生也因此成为受助对象。

  “苏宁爱心之家”成员约定:每月资助每位学生200—300元生活费,按月汇款,直到资助对象大学毕业,绝不中途退出。

  现在最让张玉华感到欣慰的是,不少爱心人士见到他就说,“帮我找个孩子”。前不久,《江苏经济报》的几位记者听说他的事以后,也请他帮忙联系,要求资助宁夏贫困学生。

  带着家人一起感受“行善就是往银行里储存幸福”

  在张玉华的QQ空间上,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对弱者同情,对世事宽仁。

  张玉华说:“资助贫困学生我并不求什么回报。我觉得行善是一种快乐,就像往银行里储存幸福。等我老了,我就会支取一大笔美好的回忆。”

  为了让家人一同感受行善的快乐,今年春节,他带着妻子和女儿一起到宁夏,去看望了几个孩子。回来时,因为从宁夏到南京的车票紧张,女儿只得一路站了20多个小时,腿都肿了,但她仍然说这一趟去得很值。暑假期间,张玉华邀请了几个孩子到海安来玩,女儿主动要求陪着这些孩子一起玩。

  张玉华告诉记者,看到宁夏那边的农业资源很丰富,就想着能跟海安这边进行产业对接,带动当地的老百姓致富。另外,还准备介绍宁夏的百姓过来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