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张承武通讯员徐志扬/文胡仁杰/摄
1 方桂根隔三岔五就为老人量血压。
2老人吃完饭,方桂根帮老人收拾桌子。
3闲暇时,方桂根喜欢看书看报,充实自己。
4平时,方桂根经常为老人按摩推拿。
一位当了几十年“赤脚医生”的退休老人,本应安享晚年,可是他却闲不下来,一心想为社会做点事。退休几年来,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照顾一群已到暮年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家住海安镇三里闸村的方桂根今年66岁,他20岁出头开始做“赤脚医生”,奔波于乡间,为患者祛除病痛。如今,40多年过去了,“赤脚医生”的称谓早已不复存在,可方桂根心中那份“医者父母心”的想法却没有变。退休后,他来到县社会福利中心,成为福利中心年纪最大的一名护理员。
“福利院就是我的家”
近日上午,记者在县福利中心看到方桂根时,他正在为82岁的钱润田老人擦拭身体。钱润田老人年纪大了,生活不能自理,又患有肠胃炎,经常又吐又泄。方桂根照料老人,从没有嫌弃过,就把他当作自己的父亲一样。
对福利院的老人,方桂根每天对他们嘘寒问暖,隔三岔五就给他们量一量体温和血压,还会为一些生病的老人提供用药指导。老方每天上午8点到福利院,检查老人宿舍的卫生环境及水电安全,打扫广场卫生,有时还要帮老人穿衣洗漱,喂饭喂水,按摩锻炼,洗头洗澡。这就是老方每天的工作。福利院有80多位老人,老方每天从早要忙到晚,但他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
老方患有腰间盘突出,前前后后看病花了10多万元,家人不希望他太辛苦,极力反对他到福利院工作。方桂根与老人们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不顾家人的劝阻,留了下来。“我和福利院的老人们相处很融洽,在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之后,我发现有的老人已经离不开我了,他们把我当作贴心朋友,只要有一天见不着我,他们就会到处问方医生去哪了,我也离不开他们,福利院就是我的家。”方桂根说。
“我愿当乡亲们的
120”
方桂根当了几十年的乡村医生,由于过去医疗条件很差,幼时的方桂根就亲眼目睹很多村民因为一些小病而丧命。
那时方桂根就暗暗立誓,长大后一定要做一名乡村医生。
方桂根潜心学医,终于实现了幼时的愿望。方桂根当“赤脚医生”的几十年里,村里的乡亲有个头痛脑热的,他随叫随到,看完病就走,连口水都不喝。
现在的方桂根除了在福利院做护工以外,还在家帮村民们义务门诊,村里人和老方几十年的交情了,大家都信得过他,谁有个感冒、伤风的都喜欢往老方的家里跑,请他帮忙量个体温,一些村民受了点小外伤,也都找老方帮忙医治,老方从没有收过村民一分钱。
“我要尽我所能为老百姓提供一些帮助,做乡亲们的120。”当记者问及老方为什么退休了不享清福还要干这干那时,他说:“我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服务,虽然我老了,但是我还能为社会做点事,发挥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