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慈善之光”获奖征文出炉

【信息时间: 2013-05-3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529,县慈善会、《海安日报》社组织召开了慈善之光征文评委会。
“慈善之光”征文是由慈善会、《海安日报》社主办,蓝岳集团协办的慈善征文竞赛,从201212月—20134月,历时5个月,共收到征文67篇,其中言论11篇,通讯45篇,诗歌7篇,史料3篇,体会(散文)1篇。
从作品反映的主题看,主要有五方面内容:一是宣扬慈善意识,弘扬慈善理念。如《慈善捐赠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用慈善温暖弱势群体》、《关于设立海安慈善日的设想》、《让慈善之光普照海安大地》等,把慈善理念与慈善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关于设立海安慈善日的设想》受到县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响应,县民政局、慈善会写成报告,经县政府研究,以议案的形式报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确定512日为海安慈善日。二是宣传先进典型,弘扬先进事迹。作者从社会底层的生活中发现讴歌慈善典型,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慈善部长陈茂荣》、《慈善明星仲跻和》、《慈善好人蒋龙生》、《残友助理王桂华》等等,这些作品感情真挚,描写细腻,很感人,也很能教育人、启迪人。三是用诗歌的形式来讴歌慈心善举。如任吉祥的《喻花》、程宏宇的《心灵的钻石之光》、贾旭磊的《小人物大善心》等,作者刘桂平、任吉祥创作了民间表演作品《一对老寿星》、《四个老汉夸慈善》等,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味和民间风格。四是反映海安的慈善历史,钩沉史料,如张力生的《海安近代慈善事业略记》,程太和的《清末明初曲塘镇的社会慈善机构》、《韩国钧1931年赈灾记事》等,通过认真考证,挖掘海安慈善资源,彰显海安慈善源流。五是以个人的亲历宣传诠释慈善的真谛。许文春同学是一个孤儿,现在是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他把自己对慈善的感受真切地记载下来,献给读者,献给社会,他的作品《爱心伴护我成长》,让人感动,让人鼓舞,也让人感受到慈善的力量。总之每一篇征文都有自己的主题,也都有自己的特色。
这次“蓝岳杯”征文覆盖面广,影响大。从作者的职业分类看, 67篇征文作者,有机关干部,有普通教师,有退休职工;有企业负责人,有镇村干部,有法律工作者,也有专兼职报道员;有在校学生,文艺工作者,也有从事民政、慈善事业的专业人员。从作者的地域分布看,“蓝岳杯”慈善之光征文不仅有海安本地的作者,还有苏南、广东、山东、江西的作者,县外作者的作品共有8篇,占征文总数的12
与会人员对慈善之光征文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分析点评的基础上,根据征文的立意、主题和社会影响力等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8篇,纪念奖20篇。《南通日报》驻海安记者站站长陆学进、县作协主席蒋琏、海安日报副主编李传俊、海安日报新闻部主任周龙彬、原海安日报副总刘长虹及慈善会、蓝岳集团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张木 丁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