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23号得知雅安地震的消息后,决定要为灾区的老百姓做点事情。于是我24号一早5点钟,带着两块充电电池,骑上电动车上路了。”4月25日下午4时许,海安县南莫镇高扬村9组的村民丁圣荣在向省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叙述他的爱心之旅时,仍然是一脸的风尘。
“我就这么一路从国道骑过来。如果遇到大的上坡,我就下来推,下坡时也不开电源,而是骑在车上让它自由滑行,这样可以省一些电。但是24号晚上住在句容下蜀镇时,两块电池还是都没电了,当时我急坏了。幸亏当地交警中队的同志给了我充电的地方,这才能赶过来。”
老丁很健谈,加之一路赶来,神经仍然处于兴奋当中,不断地向我们介绍他一路的见闻。过了一会,也许是感到应当表明自己此次来总会的意图了,老丁掏出钱包,从里面抽出一沓钱,点了点,交给了我们。“这是1000元,捐给雅安地震灾区!”老丁继续说,“我总是从电视上听说人家外国人怎么怎么有社会责任心,这里我想说,在大灾面前,我们中国人一样是团结友爱的!汶川地震就说明这一点,今天雅安发生地震了,我也要证明中国人都是好样的。”
当老丁拿到我们开给他的收据时,仔细地看了看,上面写着“用于雅安抗震救灾”。他挠挠头问我们:“我想捐给雅安当地的教育机构,比如学校什么的,因为孩子最需要帮助!”我们被老丁的这股认真劲折服了,耐心地告诉他,现在仍处于救灾的初级阶段,等前期救灾工作结束后,每一笔捐赠款项都会有确定的去向,到时候会通知他的。
我们请老丁拍张照片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不过显然他很少拍照,当拿着捐赠证书在总会办公楼旁面对镜头时,老丁显得很拘谨,完全没有了刚才侃侃而谈时的精气神。他想了想,决定带上头盔,骑在他的电动车上,这样才自然了许多。
临别的时候,老丁还不忘叮嘱我们:“我今后不但要继续捐款做善事,还要捐献遗体。但是我们农村观念落后,很多人在背后说我是神经病,弄得我压力很大。也请领导帮我在两会上呼吁一下,要求把捐赠遗体定为个人权利,别人不能侵犯!”
老丁想和我们握手道别,但伸出的手瞬间又不好意思地缩了回去,他红着脸说:“对不起,我一路过来,都没洗手。”
“不过我的心很干净!”这是老丁丢给我们的最后一句话。
(作者单位:省慈善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