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慈善大会,这是一场慈善的盛宴,也是一次空前的慈善“大阅兵”。
慈善是海安人民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历久不衰。宋代的胡瑗、范仲淹,明朝的徐耀,晚清及民国时期的韩国钧、志开大和尚等,在海安慈善的天空中熠熠闪亮。新中国成立后,慈善事业风生水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海安市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和慈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继1998年县慈善会成立后,2010年又成立了慈善基金会,社会各界的仁人志士、贤者名流纷纷投入慈善领域,一时间,这里风云际会,慈星迭出。
为了进一步弘扬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表彰慈善典型,2014年4月,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当年的“5﹒12海安慈善日”召开全县慈善大会。为此,县委专门下发了《关于促进全县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县两办下发了《关于开展评比表彰慈善先进单位和个人的通知》,明确了表彰范围、奖项设置、评奖条件、推荐办法和评审程序。
在一个春风和煦的早晨,时任县委书记、县长陆卫东坐在他临窗的办公桌旁审阅县慈善总会的报告,他忽而凝眉沉思,忽而展顡微笑,忽而拍案叫好。看完最后一页,他拔出自来水笔挥笔书写:慈善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近几年来,我县慈善事业发展很快,成效明显,得到社会广泛认同。感谢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企业家和各界人士,感谢县慈善会和全县广大慈善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希望以全县慈善大会为契机,强化慈善宣传,促进大众慈善、全民慈善,努力实现慈善网络、善款募集、扶危济困全覆盖,让慈善成为海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的名片,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凝聚更广泛的社会正能量。
5月12日,海安第二届慈善日。这天,县委、县政府在行政中心东四楼会议室召开海安县慈善大会,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的领导悉数到会,陆卫东书记因接省紧急通知到南京参加省政府相关会议,临行前,专门留下了电视讲话。大会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伟主持。会议宣读了《县政府关于表彰海安慈善奖获得者的决定》,向首批“海安慈善奖获得者”颁发了奖牌和证书,这是荣耀,更是激励。当83名胸带红花,身披授带的慈善之星依次登台领奖时,台上台下响起一阵阵掌声、欢呼声,在获奖者中,有年度捐赠20万元以上的“明星企业”;有2013年捐赠5万元以上的“慈善捐赠诚信企业”;有年度个人捐赠5万元以上的“慈善捐赠楷模”;有慈善明星企业法人代表;也有与人为善、默默做善事的“慈善行为楷模”;有“我是你的眼”、“博爱送万家”等优秀慈善项目;还有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在慈善田地耕耘奉献的优秀慈善工作者。
在热烈的掌声中,时任县委副书记顾国标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顾国标指出,县慈善大会的召开,是全县慈善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既是全县慈善典型的亮相会、表彰会,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要求,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携手开拓慈善事业发展新征程的誓师大会。顾国标强调,要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全民慈善的氛围;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民慈善的有效机制;要提升慈善一日捐履约率,夯实全民慈善的物质基础;要做实公募慈善项目,扩大全民慈善的社会效应。
海安首届慈善大会,是县慈善总会成立以来,乃至于是海安有史以来,以政府名义召开的慈善大会,开创了政府推动慈善发展的先河。会议梳理了海安慈善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了我县慈善发展史上的经验和教训,推出了一批在全县社会各界有影响的慈善明星,表彰了一批优秀慈善项目和先进慈善工作者,为海安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趁着慈善大会的东风,海安慈善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南通市第一个实现了基层慈善组织全覆盖;在全省建起了第一家慈善文化广场;在全国慈善领域唱响了“海安品牌”,被中华慈善总会授予“慈善突出贡献奖”。(齐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