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文化

【海安慈善二十年大事记】慈善之光靓照大美海安

【信息时间: 2018-09-06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海安慈善已经走过了20年的辉煌历程。2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与关心支持下,海安人民践行慈善、奉献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大爱”的动人篇章。眼观当下,海安人与时俱进,慈善事业更上一层楼,成为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强富美高”新海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大合唱的动人音符。
20年来,市慈善总会、市新闻信息中心会同相关企业先后于2013年、2014年、2017年分别举办了《蓝岳杯》、《海洲杯》、《德荣杯》慈善之光征文。三次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260多篇,包括人物通讯篇、言论篇、文艺篇和史料篇,这三次征文紧扣慈善之光这一主题,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地勾画出一幅幅慈善海安的生动画卷。首先,发掘和讴歌了海安人在慈善方面的高尚品质和感人事迹,从献出大爱之心的知名企业家、成功人士,到凡人善举的草根百姓;从热心公益的爱心团体,到孝亲敬老的普通个人;从千里之外奉献大爱的团队,到倾情留守儿童留动儿童的老园丁;从身体力行的基层村(居)干部,到身处逆境心系慈善的困难群众等等,他们的慈心善举,无不闪烁着“慈善之光”的光芒,弘扬着新时期的慈善精神。其次,记录和推介了海安慈善工作创新争优的举措和业绩。诸如,2016年建立村(居)慈善工作站、慈善文化广场,2013年设立慈善日、2012年慈善网站开通、2010年成立基金会等,总结和展示了海安慈善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和不懈追求。第三,探索、研讨和提升了慈善工作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在《慈善法》颁布实施的新形势下,保障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村(居)慈善工作站等作了有益的探讨。同时,通过慈善言论,诠释了海安人慈善新理念。第四,创作和展示了海安慈善的文艺作品,挖掘了一些慈善史料。这些作品深植于海安慈善沃土,以生动的形式和重彩的笔墨宣传、展示了海安慈善的过去、今天和未来。反映了海安人知善、向善、行善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传承和赞美海安这片热土的慈善文化和精神,具有浓郁的乡土和时代气息。
《慈善之光》这三本征文集,一以贯之地以传承慈善文化、传播慈善理念、传扬慈善典型、传导慈善热线为宗旨,力图以说身边人、道身边事、讲海安慈善史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度、参与度。她既折射了全民慈善之光,又观照群体慈善之光,还映衬着接力慈善之光。诸如,《善行海安》深情回望海安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发出了人人投身善行海安的召唤。《温馨的港湾》宣传了企业家群体对失足青少年帮扶。《让慈善成为人们“日常的德行”》,引导人们从文化这棵大树上汲取、萃取、提纯行善的养分。我们要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扶贫济困,助孤助残,调节利益分配,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强社会和谐,要像“慈善之光”的主人公那样,用爱心温暖家人,温暖邻居,温暖弱势群体,温暖全社会,唱响慈善主旋律,放大慈善正能量,让凡人善举形成巨大的蝴蝶效应。《慈善之光》这三本征文集是海安慈善事业的总结,慈善精神的结晶,她将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弘扬益善文化,让慈善理念,仁爱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广泛筹集善款,让积极履约,主动捐资更加蔚然成风;积极实施救助,让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更加享受阳光;凝聚各方面力量,让全民参与,协同配合机制更加完善。
我市慈善之光征文已举办三届,一路走来,虽然“山重水复”,但又“柳暗花明”。她的持续性、参与度及其效果在全省市县层面实为罕见,或可称为“极品”,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慈善之光》征文活动,将进一步激励作者的写作热情,强化海安慈善事业的宣传工作,引导更多的人知善、向善、行善、积善,激励海安社会各界投身慈善事业的热情,从而把我市慈善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水平,让“慈善之光”永远靓照大美海安。李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