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在海安县政府召开的慈善总结表彰大会上,笔者与从山西临汾赶回来的罗国平初次见面。
提起山西,笔者立即就想到大寨、煤窑、壶口瀑布、平遥古城,想像那里的天空会不会是黑呼呼、灰蒙蒙的。可听了罗国平充满激情的言谈,三晋文化的久远厚重,山西人的诚实守信,令人信服地呈现在眼前。罗国平在山西打拼了20年,太行山的坚毅,已注入了他伟岸的身躯;汾河水的灵动,已融化他款款的深情。
县慈善总结表彰会后,笔者在海安对他进行了首轮采访。因罗国平的盛情邀请,促成了我们山西临汾、太原之行。他带我们察看了已建的一座座大厦和在建的一项项市政工程。无论是辉煌的建筑群体,还是火热的施工现场,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地党政领导、工商联主管、媒体负责人以及众多晋商,对罗国平给出了褒扬的评说。罗国平许多感人的创业、慈善故事,在笔者眼前不时勾画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可当我们决定要写他时,罗国平却说:“海安新闻媒体上介绍的民营企业家几乎人人都有奇迹,我比他们差远了。不过,我愿意把一路走来的苦难与欢乐,与朋友们共享。”
“别逮不住凤凰,却把麻雀放飞了”
199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罗国平结识了从山西临汾到海安送焦炭的北方大汉,他叫卜洪伟。两个热心肠的男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很快就成了知心朋友。罗国平请老卜到他家作客,老卜看到国平的小别墅装潢精美时尚,就建议他到山西做装潢,说那里人的生活节奏比南方慢,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历史上晋商居粤商、徽商、浙商、苏商五大商帮之首,山西是关公大老爷的故里。要到山西闹天下,罗国平动起了心思。要在关公面前“舞大刀”,好朋友说:“你现在海安要风有风,要雨得雨,别没逮住凤凰,却把麻雀放飞了。”没有出过远门的母亲更是忧心重重。老人对他说:“什么‘西’不‘西’,对我们罗家都不吉利。”国平笑着告诉母亲:“山西没有毛竹林,太行山下,那是当年八路军的根据地,那里的老百姓淳朴可信。我年纪轻轻的,坐在家里有什出息?出去闯一闯,也许有个新天地呢。”国平把家事安排妥当后,带着1个电工和5个木工,带着对陌生的土地美好的向往,学山西人“走西口”,登上了北驰的列车。
在卜洪伟的引荐下,罗国平接到一幢别墅的内装潢工程。他及时到现场测量、设计,精确计算出装潢用料;又妥善分工,缩短工期,千方百计为主家节约成本。他把这个并不赚多少钱的小工程,当成是进入山西临汾的一份考卷来做。假如这份答卷得到满分,也可能就成了在汾河岸边创业的通行证。他要求同行以诚取信,以质赢人,从每个材质上把好价格关,从每道工序上把好质量关。主家暗中观察,发现几个江苏青年做人厚道,做事扎实,又见他们把当时南方内装潢的时尚理念融化在工程中,峻工后,居然成了临汾市区家庭装潢一大亮点。山西的煤老板多,拥有小别墅的自然也就比较多。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争先恐后要请江苏海安人做装潢,只要做得好,多花些钱也无所谓。
罗国平在异地他乡一炮打响,接下来要做的工程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从家居到集体,从企事业单位到政府工程,从国内企业到外方独资企业,罗国平就是变成千手观音也难担当接踵而来的工程项目。他立即赶回家乡组织队伍,并积极筹建公司。他没有见钱眼开,而是把每上一个项目,都当成第一个来做,坚持“做优一个工程,创建一个样板,赢得一个口碑,结交一批朋友”。临汾人、太原人、运城欣赏他的人格,都把工程交给他,更把信任交给他。罗国平领帅的南通华安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临汾分公司、苏中建设集团山西分公司,成了关云长后代们好梦成真的助推器。1995年以来20年中,罗国平承接了金融、税务、教育、煤炭运销、国际大酒店、文化宫、旅游景区等单位众多工程项目,如今,昂首耸立在汾河两岸,成了地标性建筑群。他的团队多次被评为山西省信用示范企业;个人被中共山西省纪委聘为全省6名特约观察员之一;担任了临汾市建筑业协会公选的非本土人副会长。
“心有大爱的人活得舒坦”
北京有位著名书法家送给罗国平一幅字:“务实求新,怀德致远。”他把它挂在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罗国平步入商道30余年,已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这些财富,是他成功的一个标志。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爱人陈凤珍是他工作上的好帮手,家里的贤内助。儿子罗威从美国中央密歇根大学学成归来,正在走上报效祖国的岗位。这些年,他赚的钱没有逃税漏税的违规线,没有坑蒙拐骗的黑心钱。他在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不忘孝敬家乡的老年人,不忘遇到困难的年轻人。童年时帮助过他家的左邻右舍,年轻时关心工过他的厂长、工友,以及随他一起到山西创业的工友们,他都一一记在心里,时刻惦记着他们的冷暖。他已失去双亲,把全村的老人视为自己的父母,及时帮助他们排难解忧。每次回家乡,他都要带着礼品登门看望村上的所有老人。每年除夕夜,不论有多大赚钱的生意,他也会放在一边,赶回家乡敬老院,陪老人们吃顿热热呼呼的年夜饭。
罗国平十分关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每年都到临汾的高校找最贫困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学费、生活费;盛夏,他到临汾的环卫部门,给环卫工人送衣服和夏令用品达10多万元。在承建山西师范大学文体中心和专家楼工程时,罗国平获知两名贵州籍大学生是孤儿,因无钱读书想退学,他就立即与学校有关部门联系,找到这两名学生,主动承担了全部学杂费和生活费。其中一个叫高建生的同学,本科毕业后想考研,罗国平知道后,又资助了全部经费,小高受到极大的鼓励,考进了湖南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后,成了法院的一名法官。他把家乡的邓庄小学和邓庄敬老院作为长期资助的联系单位。春节期间,他亲自为敬老院老人送去新鲜的鱼、肉及糖果等食物,并给邓庄小学近20名困难学生每人发放500元的资助善款等。为保护海安县青墩文化遗址,他捐助120多万元。罗国平心中有大爱,他先后获得省市光彩之星、扶贫先进个人、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县“慈善行为楷模”等荣誉称号,山西人称赞这位江苏老板是“名符其实的慈善企业家”,亦被家乡干部群众敬称为“慈善第一乡贤”。
笔者在山西采访结束,在归途中,罗国平和他的团队原先模糊的形像变得愈来愈清晰,愈来愈生动。中国虽然只有一个太行山,也只有一条汾水河,可怀德致远的海安人,只要有了罗国平精神,就会找到自己追梦的“太行”、圆梦的“汾河”。海商们的创业慈善梦汇聚在一起,就一定会成为中国梦的聚焦点和闪光点。(陆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