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我姓杨
乙:我姓王
丙:我姓唐
丁:我姓黄
合:当年都是孩子王,如今银发两鬓苍,退休之后不等闲,唱歌、跳舞、说快板。
甲(白):老哥们哪,时代在变人也在变,现在我也不是几年前的老杨了,你们知道现在大家叫我什么吗?
众:不知道。
甲:你们想知道吗?
众:想(与乙附耳)
乙:(调侃)天为什么这么黑呀,老牛在天上飞呀。
众:老牛为什么飞呀?
乙:老杨他在吹呀。(甲不过意)
众:(问乙)老杨在说什么?
乙:老杨说大家称他“快板王”
众:哈哈哈,呸!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甲:你们不信,当场试一试,怎么样?
众:行
甲:你们出题,我当场来一段。
丙:好,今天是5.12慈善日,你就说说我们教育战线上的善人善举,怎么样?
甲:行
(板):诸位大哥听我言,慈善事业大发展,各行各业争奉献,我们教育战线走在前。
乙:别说废话不许停,一句一句往下连。
甲:喘口气,说周全。先说教育战线幼儿园,县城一幼园长钱昕虹,把慈善事业当光荣,福利院慰问是经常,买玩具,买奶粉,留守儿童家庭去探望,数十次捐款捐物往甘肃和云南。
沙岗幼儿园园长唐向茸,家长称她活雷锋,资助4名特困生,认领6名留守小儿童,山区儿童读书这事大如天,她捐学具、衣物达9千。
众:不简单不简单,这些同志值得来点赞。
乙:杨大哥称得起快板王,跟他比,我就少特长,我口齿不清少调教,说得不好别见笑,笑掉大牙我不会贴钞票。
乙:李中教师蔡双娟,这个同志心胸宽,她爱生如子美名传,有个学生身患白血病,蔡老师在学校家里都把他挂在心,捐钱捐物献爱心,辅导她学习特耐心,生活上照顾很细心,为更正信息多次出入人社局,感动了孩子和家属。
南莫中学毛文忠,把慈善二字刻心中,积极当好慈善中介人,受助学生起码有一百人。与残疾学生关系紧,逢年过节送上礼品慰问金。白甸初中沈悦卿,热心慈善献爱心,以儿子名字设立助学金,16年来颁发11多万助学金,让水乡学子展翅飞,彰显园丁慈善人。
众:说得好,彰显园丁慈善人。
丙:两位大哥快板有功底,教育战线个个也不起,请问各位老大哥,是否愿意听我我群体。
众:慈善群体实在多,不知你说哪一个。
丙:教育战线慈善群体多得出了奇,今天我说海安教育六十年代一面旗。
众:双楼农中办得好,它在全国有名气。
丙:双楼中专历史悠久成绩多,传统美德从不丢,同在蓝天下,同唱一道歌。王建老师患病过难关,全校捐款十三万。周老师儿子患脑癌,全校捐款有七万,送他北京治病进天坛。王兴春老师心梗死,全校捐款6万还不止。慈善一日捐,教职员工没有一人往后钻。党支部、校长室,党员干部更积极,人人捧出一颗心,大爱无疆积公德。
丁:三位大哥快板有水平,教育战线处处流淌善爱情。下面我来说说退休老园丁,不知道欢迎不欢迎。
众:OK,我们都是退休人,说说他们实在行。
丁:先说孙小退休张平宁,平生乐善好施爱学生,资助挽留学子完学业,让知识帮他们改命运。曲小教师田永林,今年76岁已高龄,当上农家书屋管理人,热心公益惠村民;角斜有个韩仕临,办了四点半学校出了名。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人,出钱出物办起校外辅导站,无偿服务11年被人赞。白甸镇有位老人姓邢名佩琪,他的故事带传奇,掰掰手屈指数,今年已是95,年纪虽大不含糊,省吃俭用六万元,全部送给学校作捐助。
甲:邢佩琪老人是好样,我自愧不如比不上,出个题大家想。我们几个怎么办?
(点子散板,向后走,听锣声转身)
甲:学习榜样做善人
乙:共撑蓝天一片晴
丙:人生自古多选择
丁:留取善心照汗青
众:人生自古多选择,留取善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