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善 向善 行善 积善
——读《“海洲杯”慈善之光征文》
张木 片羽
“海洲杯”慈善之光征文是继“蓝岳杯”慈善之光征文之后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慈善人物、事件采访,慈善理念研究探索和慈善宗旨的宣传、普及活动。在县慈善会、海安日报和海洲集团的共同努力下,从2013年9月起至2014年5月止,历时9个月,共收到征文105篇,其中通讯60篇,言论25篇,史料6篇,散文诗歌等文艺作品14篇。这些作品围绕慈善主题,立意鲜明,主旨突出,内容形式丰富多彩。
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总体归纳,可以把“海洲杯”慈善之光征文分为5个方面。
第一,宣传慈善理念,弘扬慈善宗旨。王秀和的《坚持群众路线发展慈善事业》、赵庭的《慈善是道德的积累》、王虎林的《慈善是一种社会责任》以及杨海燕、刘卫锋的《践行群众路线 真情温暖海安》等文章,认真分析慈善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慈善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慈善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从理论上探讨了慈善的群众性、客观必要性。其中王秀和的《坚持群众路线 发展慈善事业》一文紧扣时代主题,于平朴中见奇崛,于坦诚中见卓识,受到省、市慈善会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慈善是道德的积累》一文老到纯熟,逻辑谨严,实为近年来县内刊物上言论的上乘之作。
第二,是宣传慈善典型,弘扬慈善事迹。征文共刊用60篇通讯文章,这些文章大都是反映海安人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感人的慈善事迹,作者从生活中搜索、发现典型,又诉诸笔端,真实地描绘和刻画了一系列慈善人物,从而催生和传播了一个个鲜活的慈善典型,这里有金余、唯实的《大爱无疆》,有周强的《超越血缘的母爱》,有严瑜的《居有“善”邻》,有任吉祥、程永宽的《心系小巷听生息 爱洒平台吐芳华》、有张贵才的《一所没有围墙的爱心敬老院》,还有刘文奇的《全民慈善 海安5月爱心涌动》。这中间的主人公有企业老板,有敬老院长,有公安战士,有修车的,卖眼镜的普通劳动者。其中,金余、唯实的《大爱无疆》记叙了海洲集团董事长刘长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感人事迹,作品极富才气,笔法凝练,文章篇幅虽不长,刘长明急公好义的形象跃然纸上。《全民慈善,海安5月爱心涌动》一文对全县5月份的慈善活动作了全景式的扫描,视野广阔,开掘也有深度,可见作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第三,用文艺作品的形式来歌颂海安人的慈心善举。徐学平的《清秋夜读》,程宏宇的《万水千山总是情》,童国华的原创诗歌《海安—慈善之光》以及刘桂平的《老姐妹话慈善》,任吉祥的《海洲长明善举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任吉祥、程永宽等把《海洲长明善举多》搬上舞台,创作编导了说唱节目好人刘长明,由慈善文工团在各区镇巡回演出,作品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风格,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实践已经证明,此类作品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运用得好,可以在社会上形成宣传慈善的蝴蝶效应,使海安慈善事业接地气,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第四,钩沉慈善史料,探讨慈善传承。这里有程太和的《海安地名背后的慈善故事》、《旧时李堡的社会救济》、《清末至民国年间海安的育婴室》,杨晓梅的《海安桥名中的慈善元素》,王其银的《青墩文明是海安人的精神家园》等文章,这些作品对海安慈善文化的历史追根溯源,考镜源流,使本期征文平添许些学究气,显得更加厚重、实在。
第五,以个人或群体的经历、感受诠解慈善的真谛,如陶成章的《多做善事报党恩》,严德本的《小凉山上的善举》,周步祥的《长期活跃在古镇的一支慈善团队》,梅丛婧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志愿服务暖人心》等。读陶成章的《多做善事报党恩》,有一种类似于读《前出师表》的感动。这些作品凝结了一个人、一个团队的感知感受,把自发的慈善举动升华为自觉的慈善共识和慈善行动,让人激动和感奋。
“海洲杯”征文较之于“蓝岳杯”征文,时间跨度更长些,覆盖面更广些,社会影响也更大些。征文不仅为县内各媒体采用,如海安日报、海安电台、《海安慈善》内刊、海安慈善网等,而且有不少文章被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刊发,如任吉祥、程永宽的《心系小巷听生息 爱洒平台吐芳华》被中华慈善总会主办的《慈善公益报》刊发,王秀和的《坚持群众路线 发展慈善事业》被《江苏慈善》、《南通慈善》刊用,严德本的《“慈善乡贤”罗国平》被《新华日报》、《南通日报》等刊发。当然还有文章在外刊用未统计上来,总体上说这次征文质量较高,影响较大。从征文作者来看,92名作者有县、部门负责人,有机关干部、教师、医卫人员,有镇村干部、文艺工作者,也有企业负责人、职工和退休人员。从作者的地域分布看,不仅有海安的作者,还有江西、广东、盐城等地的作者,县外作者共有6篇。
本次征文活动的成功组织,再一次表明,经过多年的扎实工作,海安慈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慈善事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我们慈善工作的周围,已经逐步聚拢了一支热心的宣传队伍,“慈善之光”征文活动是联系广大作者的桥梁。“海洲杯”慈善之光征文的评选活动,必将进一步激励作者的写作热情,强化海安慈善事业的宣传工作,引导更多的人知善、向善、行善、积善,激励海安社会各界投身慈善事业的热情,从而把我县慈善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