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鹤华同志是南通达欣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他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十多年来,主动参与社会的慈善活动,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好事,被人们称为“慈善经理”、“世上好人”。他身上积聚的慈善美德,深为人们所称颂。
关爱社会,广做公益事
联合村5组、6组南临胡隆河,原处于一个交通死角地区,人们要想过河去王家庄、胡集街有事,东要绕道太平桥,西要绕道王庄桥,这一绕少说也有二里多路。1964年,时任隆政公社副社长徐才茂想在6队地段造座桥,用做桥基的石头都运来了,因牵连两个公社难协调,最终桥没造成。2007年,温鹤华同志萌发了造桥的念头,他向县交通局、海安镇和胡集镇的领导部门提出造桥申请,终获批准温鹤华同志帮着安排材料。忙着接待施工人员,2008年终于将一座长32米、宽4.2米的桥建成,并冠名为:“富民桥”。他又与联合村和王庄村沟通做好道路,自己花费两万多元。现在这座南可到胡集、北可到吉庆、墩头等地的交通大道还真忙。
紧连富民桥北侧有一条通向新204国道的泥路,长2华里多。路两侧住着50多户居民。下雨时这条路泥泞不堪,寸步难行,太阳一晒泛起的灰尘满天飞,路面上显得高低不平,给村民们的行走、生产、运输等方面带来许多不便,那时温鹤华是个小施工队长,经济收入不高,硬是从工资里挤出数千元买来碎砖、沙石,组织村民拓宽路基铺好了这条沙石路。2011年为了和新204国道通连,他又找有关领导部门,自己并资助2万元,铺成了宽4米的水泥路。古人曾说,“修桥铺路大功德”。温鹤华同志主动有为,慷慨解囊,既出资造桥,又出资铺路,这种功德是何等高尚啊!
联合村6组有十多户村民的电灯线因年久老化无钱更换造成经常跳闸停电,严重地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和生产,温鹤华同志知道这事后捐款两千多元解决了这一难题。
温某和邓某两位老人同住一个庄子,因为两人平时存在一些矛盾,到2009年还没用上自来水。温鹤华了解这一情况后,召集两位老人勾通思想化解了矛盾,接着他和隆政自来水厂取得联系,自己出资1000多元为他们装上自来水。
汶川和王树发生大地震后,温鹤华同志都带头交特殊党费,并组织和动员公司的党员、干部、职工踊跃捐款,支持灾区人民。
关爱教育,捐资表丹心
1996年,温鹤华同志回到阔别20多年的母校隆政中学,发现学校还是泥操场,场面上师生踩的脚印使其高低不平。他想到这操场逢到下雨天肯定到处是水,经太阳一晒干后必定是灰尘满天,对师生们进行体育活动和日常生活都会带来极大的不方便,也影响了师生们的身心健康,还有损了校容校貌。温鹤华同志当即向学校表态自己捐资铺设水泥操场。
时隔不久,温鹤华同志专程从齐齐哈尔赶到学校捐上一万元钱,学校用这笔钱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水泥操场,重新安装了篮球架,极大地方便了全校师生开展的体育活动,提高了师生的身体素质,提升了校园形象。
一万元,这对当时在东北齐齐哈尔做施工队长的温鹤华来说,可能要半年的工资积蓄啊!温鹤华同志捐资建操场的义举,写进了隆政中学的校史。
2013年8月,温鹤华同志从《海安日报》上看到,海洲杯“慈善之光”征文竞赛启示后,他又主动找海安镇隆政街道关工委的负责同志表示自己捐款一万元给隆政中学,以支持那些贫困学生度过学习难关和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鼓励他们奋发进取,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温鹤华同志对隆政中学的两次捐资,可算是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一片丹心。
关爱后代,爱心助成长
温鹤华经理非常关心职工子女的学习,逢假期,不少职工家属带着孩子去他所在的建筑工地玩耍,他总是逐一安排好他们的住宿和吃饭,安排好他们游玩的景点在徐州带领他们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对孩子们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在秦皇岛带领他们游海港、玩沙山、登山海关、去北戴河,对孩子们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孩子们临 走前还要安排他们开学所需要的费用,并叮嘱他们勤奋读书,将来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他特别关注职工中困难孩子的上学问题,原邓庄乡有姓徐的弟兄俩家境非常贫困,很难供孩子读书,温经理知道这一情况后,每年捐助两个孩子各500元,直到初中毕业。胡集镇的吴某妻子病故,留下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为了让吴某能安心公司工作,温经理帮其安排好丧事,并给孩子1000元作为读书费用。
温鹤华同志特别喜爱那些勤奋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论是亲友家的还是邻居家的都一样关爱,凡考上大学的或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的都给予奖励,2010年8月,邻居刘桂兰大妈的孙子天阳被海中录取,温鹤华同志知道后当即拿出1000元作为奖金,并勉励孩子发奋图强,争取更优秀的成绩。
温鹤华经理关爱后代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关心从建筑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他先后安排多名建工院校毕业的学生到公司工作,注意培养,使其迅速成为建筑上的有用人才。1996年秋,他安排了来自东台市富东镇就读于隆政中学“建筑工程预算与施工管理”的职业高中部的毕业生王洪生到他的公司工作,先后担任资料员和施工员等职,并帮他介绍对象,在海安落了户。
1998年秋,温经理接纳了一名家庭最穷的建筑毕业生吉东到他公司工作,声称要帮其家庭脱贫致富。在温经理的精心培育下,吉东很快成才,现已成为达欣公司在齐齐哈尔地区的建筑项目经理、技术总负责人,年收入几十万元,家中盖起了一幢别墅式的小洋楼,成为海北街道远景地区比较有名的富有小康之家。吉东的父母逢人便说,“没有温经理对吉东的关爱,就不会有我们一家幸福的今天。”
此外,温鹤华同志非常尊敬老师,邀请20多年前的老师去徐州、秦皇岛、齐齐哈尔等地游玩,他非常孝敬父母。父亲温维钧六十多岁时患食道癌,他走上忙下,寻医治疗,精心照料,至今已年近八十依然健康地生活着。他与所有的亲友平等相待,他与所有的庄邻和睦相处……
凡是为社会、为人民做过善事的人,人们都会记着他,赞颂他,都说他是好人,温鹤华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种美德,在人世间传颂,那就是慈善。多年来,温鹤华同志以他的慈善之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慈善的壮丽篇章,彰显着人皆称颂的那种美德——慈善。
有人说,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温鹤华同志在践行党的慈善事业的伟大征程中,无愧于一面光彩夺目的旗帜。(陶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