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文化

【海州杯慈善之光征文】居有“善”邻

【信息时间: 2013-10-24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如今,常有人发出“邻居的板凳究竟有多远” 的感慨,也时有“以邻为壑”过激现象发生。而我却独以与紧邻“善翁”黄华老大伯相处二十载胜似“一家人”的经历,享有居家有“善”邻的幸福感。
雨前抢收衣
大前年的一天上午,我和家人去百多里外探亲。出发前将洗好的衣被晾在小院天井里,预计下午能赶回家。不巧的是,亲友盛情挽留,一时兴起,乐不思“家”。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下午3点多钟,天变了,乌云密布,暴风雨就要来啦!我猛然想起家中小院中那满满的衣物!
怎么办?一刹那,我急傻了,又碍于亲友面前不能“干着急”!忽然,包里的一串钥匙使我转忧为喜。邻居黄老伯那里不是有我家里的钥匙吗?赶紧打电话.“哦,老瑜呀,现在是秋风秋雨一片天啊,家里这头也下大雨的呀!我已经给你收好了衣服啦!”我悬在空中的心才放下了。
第二天回到家中,十多件衣物不但没被急雨淋到,黄老伯还让黄大妈帮我叠的整整齐齐呢!
业余好“管家”
我在当地属于“外来户”,300里外的老家有两代长辈。每到年节,几乎举家南迁探亲。家里无人了,但阳台植物的问题特别需要安排。我家的阳台不封闭,直接亲近大自然,南端约占阳台三分之一处是植物世界,主要有芦荟、太阳花、傍晚花、金铃子、吊兰等等。小小阳台,盛显四季。辛勤的付出,每天至少要有个把小时忙碌。尤其是夏天,一天不浇水,第二天就萎了,第三天就枯黄了……
暑假探亲十天半月回来,碰上今年暴热炎夏,整个阳台的植物,就会全军覆没。这又如何是好?没事,我有善邻黄老伯。在出发前,我请黄老伯到阳台上,讲哪几盆植物水要浇多少,从什么位置好浇等。每次黄老伯都看得认真,听得仔细。我每次都能放心地离去。等我探亲回来后,阳台依然绿色葱浓,生机盎然。
小事显真情
“我家包的粽子煮好啦,这是你喜欢的枣儿棕,给你吃,还烫哩!”每年端午前后,热心的黄老伯总让会包粽子的黄大妈多包几个粽子送给我家。快二十年了,年年如此。
多年来,我总养成一种习惯,每天晚上我都把要扔的垃圾袋放在门外,早上出去时带走,送到百米开外的垃圾房里。但是,如果我起晚了,开门就不见了垃圾袋,那必是黄老伯带走了!我想,明天起早点,把他家的也带走。
事小情意浓,小善显大爱。如此“善邻”,我怎能无回应?每次外出回来,小礼物总要捎带一点,在黄老伯“责怪”声中,最后还是我“得逞”。而当黄老伯的老伴深夜犯病时,帮他拨打“120”,搭个手,帮点忙,理所当然是我的事。
我和邻居黄老伯,亲如一家人,真正应验了“远亲不如善邻”的俗语,让我在和谐生活中更实实在在感受到居家有“善”邻的浓情厚谊的呀!
这真是“友邻友好赛金宝,善邻关爱更温馨!”善邻之涓涓细流,必将汇聚成慈善大爱!

南莫镇教育工会女工委 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