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园里,她是孩子们的好园丁,是同事们的知心好姐妹;在家里,她是一位好妻子、好媳妇、好母亲。
一个好女人就是一所好学校。在西南高沙土老区,她正用坚强和执着支撑起一个多难的家庭,用责任和爱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就是海安好人、江苏省师德标兵、南通市最可敬的母亲、市优秀共产党员、被誉为最美“园长妈妈”的曲塘镇李庄幼儿园园长柯巧玲。
23天创造奇迹
从死神手中夺回丈夫生命
2007年10月2日,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的一个电话,打破了柯巧玲这个小家庭的幸福和平静。柯巧玲的爱人——在孙庄镇政府担任副镇长的许家声,在组织秋蚕茧收烘下班的途中,因重大车祸被送到医院抢救,生命垂危。接到电话的柯巧玲,顿时觉得天旋地转,两腿发软。等她跌跌撞撞来到县人民医院的时候,丈夫已被推进手术室。当得知爱人是“特重型颅脑损伤,生存的希望仅仅为10%,即使活过来了,也会是植物人时”,她悲痛得几度昏死过去。
那夜,外面大雨瓢泼,柯巧玲真想冲到雨中,一人独自大哭一场,哭她已经没有过去的幸福了,取而代之的只能是苦难的煎熬、痛苦的泪水……可面对眼前生命危在旦夕的丈夫,想想家中患有严重冠心病和风湿关节炎的公公、患有继发性神经病史的婆婆和年仅8岁的女儿,她却不想再哭了,因为她知道,现在,我就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丈夫需要我,孩子需要我,老人需要我,我不能倒下,我得坚强!
“救救我的丈夫吧,他太年轻了,他不能走,我们的孩子年龄还小,她需要爸爸,我们这个家不能没有他……”于是,柯巧玲将女儿托付给同事照顾,日夜奔波于医院和幼儿园之间,一边尽心打理园内事务;一边守候在老公床前,陪伴他,为他祈祷,为他祝福!日日夜夜深情地呼唤着深度昏迷的老公早日苏醒过来……
一天、两天,十几天过去了,柯巧玲的丈夫依然没有苏醒,连上海来的专家心里都没底了。难道我的丈夫就这样忍心丢下我们,走上极乐世界?不,坚决不可能。只要有爱就会有一切。或许,我的真诚会感动上帝,让死神望而却步。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在柯巧玲的精心护理下,23天后,她那深度昏迷的老公终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柯巧玲又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为了更好地帮助爱人康复,柯巧玲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执着与毅力,从最基本的护理学起。她每天都精心的为爱人擦洗、喂水、喂流质、清理大小便,不分昼夜地帮助爱人翻身、搓揉、按摩,寒冷的冬天,她还把爱人毫无知觉的手和脚抱在自己怀里取暖……
本以为,灾难已渐行渐远,可万万没有想到,柯巧玲的妈妈又因突发脑溢血而成为植物人,妈妈仅她一个女儿,儿子又远在南京工作,于是,她又全力挑起了护理妈妈的重任,精心护理病重昏迷不醒的妈妈,然而,终无回天之力,住院医治51天之后,妈妈还是撒手西去。送走母亲的那一天,尽管已尽了孝心的柯巧玲还是哭得泣不成声。生离死别,只能让她更爱自己的亲人,更爱自己的工作!
连续工作50多小时
“铁娘子”千斤重担一肩挑
家庭的不幸,不但没有压垮柯巧玲,反而使她变得更加坚强。2008年3月,县教育局要求李庄幼儿园参加江苏省优质幼儿园的创建,此时,距离5月份的现场验收不足90天,这对于一个办园基础薄弱的乡村幼儿园来说,实在是困难重重。面对挑战,她和同事们齐心协力,迎难而上,精心安排每日工作、统筹运用各种资源,确保硬件过硬,软件不软。正在柯巧玲紧张工作之时,她爱人因为严重脑积水需要再次做开颅手术。一边是亲情,一边是工作,她为难了。强烈责任感让她无法放弃自己的事业,陪同爱人开刀后,她怀着内疚的心情,把爱人托付给亲戚照顾,擦去眼角的泪水立即回到了工作岗位。
在省优质园县级模拟验收时,她正在精心准备现场,忽然接到家人的电话:爱人癫痫突然发作。爱人的病情牵动着她的心,她眼含泪水,下意识地往外冲,可她是一园之长,怎能缺阵模拟验收现场,她缩回脚步,留在幼儿园,主持验收活动,直到模拟验收结束,才匆匆赶回家中。
辛勤的付出赢得了省优质幼儿园创建专家组的高度评价,李庄幼儿园顺利通过了验收。而柯巧玲因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连续工作长达50多小时一下子昏倒在地上。
关爱师生
默默地履行一个“爱”字
身为园长的柯巧玲,从不以管理者自居,对待同事情同姐妹。不管哪位教师生病,她都亲自前去探望;不管哪个学生有困难,她总是慷慨解囊,让幼儿园的每一个人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温暖。在老师们眼中,她就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就是情同手足的姐妹。李老师母亲患重病需资金治疗,她送上准备购买年货的1000元钱;翠平的爱人因患急性眼膜炎急需住院治疗,她将刚领到手的工资全部交给翠平;燕儿老师因买房急需用钱,她送去2000元解燃眉之急;冬儿老师得知自己不幸身患宫颈癌,绝望之余,是柯园长帮她渡过了难关;小兰老师遭遇婚变,是柯园长多次与她促膝谈心,帮助她燃起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小游老师突发急性心肌梗死,是柯园长在第一时间果断地将她送往医院急救,把她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彭彭老师工作中遭到家长的误解,委屈得直掉眼泪,是柯巧玲现身说法使她学会了坦然面对误解,如今,彭燕教师已经成为全镇有名的骨干教师、教坛新秀……
而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喜欢叫柯巧玲“爱心妈妈”。班上的磊磊不幸患肾炎导致肾功能衰退,她当天就赶到医院,拿出400元硬塞给孩子的妈妈,并多次为他买玩具、食品、图书,鼓励他积极战胜病魔。单亲特困幼儿黄雅文星期天在家玩耍时不慎从楼梯摔下,大脑多处摔伤,急需手术,她连晚送去200元,并在第二天发动全园师生捐款3400多元,为雅文及时手术助上一臂之力。她每年都坚持资助一两名特困生,资助金额都在1000元以上。可是有谁想到,因为家庭的缘故,柯巧玲本身就是县特困职工,她女儿也是学校特困生,然而多年来,她从未向单位和上级要过一点照顾。
“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事业!”柯巧玲忠诚不渝地履行着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她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奉献”这个朴素的字眼!她的青春在奉献中熠熠闪光!(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