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文化

【慈善之光 征文竞赛】李桂林小善聚大爱

【信息时间: 2013-05-28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她不是女强人,干不出惊天动地的慈善事业;她不是富人,不可能捐赠巨额资金;她不是沽名钓誉者,从来不假仁假义。然而,她有一颗行善积德的火热爱心,是一位有口皆碑的慈善的农家女,其爱心事迹不胜枚举,她就是角斜镇新坝村的李桂林。
     岁月无语,大爱有痕。李桂林具有乐善好施的美德,曾多次周济贫困户,不是送衣就是赠物。要是谁家遭受天灾人祸,他更是倾力相助,以解燃眉之急。一天,她听闻远住如东县的一位亲戚,在烧饭做菜时,液化气罐突然爆炸,慌乱中屋门怎么也打不开,儿子媳妇都不幸严重烧伤,男的烧伤面积达65%,女的更惨,烧伤面积达80%以上,双双生命垂危,都住进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急需几十万元的巨额医疗费。然而那人家刚建楼房,不但没现金,还空了一大笔债,已到了举债无门的地步。她顿生怜悯之情,立即拿出一张1000元的存款单,到银行付了现金送到那亲戚家中。1千元如今虽不算多,但这是她多年来抽空手工结网,慢慢积累起来的“私房钱”,一直没舍得花掉。她说:“对于急需大笔医疗费的两个遭难者来说,这一千元太微不足道了,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能帮一点是一点。”
     李桂林用真情帮助本村胡某越过心灵沼泽地的善事更是令人感动。胡家原是四世同堂的幸福之家,却连续遭受特大不幸。先是公婆患大病亡故,接着独子淹死,媳妇改嫁,再接着,丈夫生恶性肿瘤去世,只剩下胡某弧身一人。一个好端端的温馨家庭彻底解体后,胡某痛不欲生,日夜以泪洗面。李桂林生怕她想不开会寻短见,不但反复耐心劝说,还陪她过夜,并做好菜让她补身体。李桂林的情真意切抚慰着胡某心灵上的累累伤痕,使之坚强地活下来。
     李桂林不仅热心帮助亲邻,还让异乡人同样感到人间的温馨关怀。一天中午,她看到门前路上坐着一位不断呻吟的女孩,旁边放着一大包衣服。她连忙近前问长问短,原来是一位卖服装的安徽女孩,胃病发作疼痛不已。她连忙把那女孩扶到家中让她躺在沙发上休息,并泡了生姜热茶让她暖胃。李桂林因要照料病人走不开,就叫侄女请来卫生室的医生给那发病的女孩打了止痛针。不一会,女孩胃脘的疼痛就缓解了。当得知那女孩还没吃中饭,又煮了热气腾腾的面条让她吃饱,那女孩给钱谢忱时,李桂林怎么也不肯收。离别时那女孩热泪盈眶地与她热烈拥抱,李桂林一直把她送到东边大马路上才依依惜别。
    李桂林不但热心助人,乐于奉献,还热心公益事业。由于家乡已进入汽车时代,住宅区门前的大路上日夜行驶着小汽车和摩托车。一下大雨,不但道路泥泞,而且被车轮滚起的水塘里常常积水,容易引起意外事故。为此,李桂林看在眼里想在心里,经常用三轮车外出捡砖头,慢慢敲碎后填塘修平。住宅区的左邻右舍都称赞她是公益事业的热心人。
    李桂林还深谙百善孝为先的至理,一直厚养百岁婆母,恪尽孝道。其婆母储有珍是滨海新区(角斜镇)最年长的老人,高寿103岁,日夜需要服侍。李桂林虽然年逾古稀又患冠心病,但一直带病尽孝。每天晨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婆母嘘寒问暖,然后端茶接水,端屎倒尿。每天,既要为婆母做可口的饭菜,又要为之洁身更衣,有时还要一口一口地喂饭。她还常在中午把老人搀到屋外晒太阳,并把被子捧出去晒晒。老太常说:“儿媳妇比我的亲生女儿还要亲。”
李桂林有一手缝纫的手艺,只要是为贫困户做服装就不收费,有时人家不好意思硬给工钱,她顶多收点本钱。至于为贫困者补个补钉或缝个衣服裂口那就根本不收费。几十年来,她为办丧事的人家做寿衣更是从来不收一分工钱。她总是说:“人家办丧事不容易啊,帮帮忙做点善事表表心意嘛。”
每当有人竖起大拇指赞她的善行义举,李桂林总是谦虚地说:“这都是些小善,算不了什么,都是我应该做的事。”然而她不因善小而不为,小善聚大爱啊!(唐秀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