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文化

【慈善之光 征文竞赛】“慈善部长”陈茂荣有了第3个“慈善节”

【信息时间: 2013-05-07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5000年青墩新石器遗址发祥地海安县南莫镇青墩村,有一位63岁的老人,10年来不间断帮助孤寡老人、贫困学子和特困家庭,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爱心与温暖,赢得了“慈善部长”的美名。他的名字叫陈茂荣,海安县优秀党员、文明新风典型、双拥先进个人,南通市扶贫先进个人、关工先进个人。他在爱心慈善10年阳光之路上,继创设了“春节--温暖节”、“中秋---敬老节”后,又于今年凊明节创建了凊明---慈善节”。
凊明---慈善节
      2013 4月4日凊明节一大早,海安县南莫镇青墩工业园私营业主陈茂荣将价值3000多元的鱼肉、水果等送到了沙岗敬老院,向一百多位孤寡老人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看到老陈又来看望慰问他们,老人们自发地从房间里走出来,连连感谢,盛赞陈老又增加了凊明---慈善节”。
今年67岁的陈茂荣是一名烈士子女,他3岁时父亲就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近年来,陈茂荣从事个体铝冶炼加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致富之后,他一直热心公益事业,逢年过节到敬老院看望慰问五保老人已成了他雷打不动的惯例。近几来,他先后为孤寡老人、特困学生、贫困户等弱势群体以及为当地修桥铺路等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超过了30万元。今年是陈茂荣父亲诞辰90周年,他原打算凊明节期间为父亲操办冥寿,好好热闹一番,但考虑到目前全国上下都在提倡文明节俭,于是就决定取消这-计划,父亲诞辰日在父亲坟头放上几束鲜花以表悼念之情,这样既节俭又环保。省下的钱,他购买了一些物资送到了敬老院。
随后,陈老又将去年以来领取的政府补助烈士子女的生活补助金、历年获得的荣誉奖金、再加上戒烟款计5000元送交教育关工委,以“春苗助学基金”的名义,专项用于爱心助学,资助寒门子弟读书求学。陈老表示,每年都将捐出烈士子女的生活补助金,在清明节期间,专门补助农村贫困学生求学求知,以弘扬烈士父亲的不朽精神,造福家乡一代代新人。
今年读高三的陈春如是陈老“春苗助学基金”的第一个受助学子。他家境十分贫困,爷爷奶奶都是残疾人,父亲由于肢残患上了精神疾病,母亲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可是上高二那一年,母亲又出了车祸。得知这一情况后,陈茂荣立即资助陈春如同学,想方设法帮助她完成学业。
  南莫中学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陈茂荣从他的孙子上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如今他的孙子已经在南莫中学上高二了,十多年来他的资助一直没有间断过。从最初的一年资助5个学生,每人500元,到现在每年资助10名学生,资助金额也上涨到1000元。
  除了学校,敬老院更是陈茂荣重点资助的地方。每逢过年过节,陈茂荣都会带着慰问品来敬老院看望老人。
  在陈茂荣爱心的感染下,很多生意上伙伴也自发来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帮助老人改善生活条件,让老人们安度晚年。
作为一名企业家,从原材料到成品,所有的成本核算,陈茂荣很抠门,常常是算盘拨了又拨,一分一厘不含糊。可是,10多年来在行善方面究竟花了多少钱,老人却从来没有计算。
近年来,省市县党报党刊、文明网、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10多次宣传报道了陈茂荣“爱心慈善10年路”的感人事迹,强化了苏中水乡“人为己任,善与人同”的正能量!
  知情的镇民政助理王桂华动情地介绍:陈茂荣老人自设的一年3个“慈善节”,捐献的数万元爱心款,都是陈老从自己的生活费、全家人的生活开支中“抠”出来的善款!陈茂荣老人常讲的话就是:“我不是金钱最多的人,但是,我要做个乐善好施的带头人!”虽然年年岁岁都有数万元的爱心捐款,但是从不去张扬,有的只是“慈善部长”陈茂荣老人持续不断的“仁善为己任”的大善大爱义举!岁月会使一个人的身体渐渐老去,但仁善者的责任,却让“慈善部长”陈茂荣老人精神蓬勃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