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文化

【慈善之光 征文竞赛】“惠民公仆”印玉文

【信息时间: 2013-02-04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 【关闭】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平凡孕育伟大,伟大出自平凡。
他,一辈子扎根苏中里下河的家乡热土地,奔波于“三农”一线,操劳于惠民事业,奉献于人民公仆的工作岗位。
他就是多次荣获过县优秀党员、县政府科技奖、县政府嘉奖、省与国家老区开发促进会先进工作者、全国革命老区信息宣传、扶贫工作先进工作者的南莫镇人大原副主任印玉文同志。
四十余载惠民路,满腔真情写春秋。上世纪70年代初,印玉文同志中学一毕业就投身家乡广阔的农村天地,带领青年民兵兴武学农战天斗地,访贫问苦救助困难群众,每遇难事、险事、脏苦事,他总是冲锋在前,挺身而出,带头上阵,成为干部群众眼中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有善心的青年标兵,被组织上重点培养担任乡村民兵营长,并在火热的民兵兴武战斗第一线,加入党组织,提拔为村支书。这期间,他带队打造了一支闻名四方的青年民兵学雷锋标兵队,先后捧回镇、区、县先进奖。
改革开放以来的80年代期间,印玉文以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关爱弱势群众,奋发有为的显著业绩,被原沙岗乡党委提拔为乡长助理、人大副主席。许是属兔的禀性养成了他凡事快如脱兔、勇往直前的胆识。他兼任水泥厂厂长,尊重科技人才,特招零就业家庭子女进厂上班,研发新产品,拓展大市场,将原先濒临倒闭的乡办小厂扩建成县级骨干企业,打造出了里下河水泥品牌,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济效益。
他任人大副主席,分管农业、教育、国防教育、改水、扶贫等工作,以一腔真情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全身心投入工作,先后成功创建了全省首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先进镇、国防教育进校园和镇村干部结穷亲、联民心、送温暖的创新品牌,成功解决了家乡西南片万余农民的自来水工程,让清水悠悠惠及普通农家,赢得了当代“大禹”的口碑!
21世纪以来,印玉文同志担任由原南莫、邓庄、沙岗三个乡镇合并的水乡大镇——南莫镇人大副主席,分管医卫、教育、老区建设和社保等工作。他更是与时俱进、与势俱进,深入贯彻落实邓小平重要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成功创建了人大代表活动室和代表扶贫帮困制度,编印了《人大代表风采录》,并撰写多篇老区建设、农民生活保险、农村低保保障、老龄人养老等调查报告入选上级文集,创造了农民医保、农保投保率全县第一的佳绩和全国老区工作先进集体的辉煌业绩.他身体力行动员20多位退休老人、企业家开展帮困、帮难、帮急、帮弱、帮老“五帮济困活动”,把关心送到最需要帮助的人,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身边。他被国家和省老区建设会表彰为扶贫先进个人,两度参加全国老区建设工作代表大会。当下,尽管在二线的副主任科员岗位上,他仍以践行“干公仆活,尽公仆责,想主人事”的奉献理念,创建了以复退军人骨干民兵为领军人物的绿邦葡萄庄园、黄陈淡水养殖创业示范基地,让失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他组织以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老工人、老干部为主体的“五老国防教育报告团”,深入学校、工厂、社区、村组宣讲革命传统、国防教育史、革命老区教育史,鼓励热血好男儿参军入伍保国防,深入军烈属家庭送温暖,编写老军人、老英雄事迹材料,让“军旅精神”代代相传,荣获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奖。父老乡亲真情地称赞他是民众爱戴的“惠民公仆”。
心血凝成果,汗水写忠诚。印玉文同志忠诚党的事业,奉献惠民岗位,造福家乡人民,赢得人们的敬重,称颂他是有亲和力,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只讲服务,不求回报的“惠民公仆”。县市党报党刊、电台、省市文明网都先后宣传报道了他的感人事迹。
虽然荣誉加身,但印玉文这位老党员、老干部依然朴实无华。他以自拟格言自勉:一生为农终不悔,奉献家乡写辉煌,将永远把自己定位在耕耘家乡热土地之上!(江苏省海安县南莫镇老区办严德本、黄荣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