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很光荣
海安县农委 林发根、严瑜
苏中里下河水乡的七旬老翁陈茂荣,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会在自己并不熟悉的网络天地里突然红火了:《“慈善部长”陈茂荣》在《海安日报》、海安日报网、海安慈善网刊发后,被“江苏文明网”、“南通文明网”、“南通人口网”等十数家网络媒体转发:他把创业的私企----隆盛公司作为奉献社会的慈善基地;他年收入10多万元,每年捐献给困难群众善款就有3万元之多;他赢得了水乡“慈善部长”、水乡慈善陈“付”翁等诸多美誉。在父老乡亲心目中树立了“慈善老人”的丰碑!上级党委、政府、慈善协会把诸多荣誉光环奖励给他,陈老总是婉言推谢,平淡地坦表心迹:自己只要做个有口碑的优秀村民!
纷繁世界里,日常生活中,诸多盲人、聋人、残人、患者、流浪人、老年人之类都在社会弱势群体的行列。他们需要得到人们和全社会的关爱、帮扶和照顾、资助。平时,我们及时搀扶一下过马路的盲人,为坐着轮椅正在上坡的肢残人出一把力,指点流浪人找到救助站,为家庭贫困学生捐点助学款,给公交车上的老年乘客让个座位等等,都不失为一种爱心和善举。里下河水乡的“慈善部长”七旬老人陈茂荣数十年捐款济贫,始终坚持的就是一种慈善助人的信念,表白就是一句平实的真言:“做个有口碑的慈善老人”。这实在是陈老先生发自肺腑的一句大实话,言下之意无疑是:在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里,人际间应该有这种起码的不可或缺的爱心、善举、义行。这些表现为或举手之劳的帮人一把,或力所能及的“一日捐助”,或微不足道的点滴资助解困,可谓“人人责无旁贷,个个都能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慈善人人可以做到,做慈善就是一种“荣光”,就能赢得人们良好的口碑!
可是,原本人人可做的爱心善举如果都能像陈茂荣老人这样坚持下去,传承下去,绝对会让人感受到一座海安县城的“光荣”、“荣光”,或许“海安的慈善之光”照遍中华天地,定能燃起“大善海安”熊熊火焰。
人们看到,海安陈“付”翁的爱心和善举经由海安“慈善之光”的传遍、感染和扩散的“滚雪球”效应,并感染和传递给了全县近百万海安人的“一日捐”慈善效绩、爱心硕果。点击各大网络媒体,我们温暖地看到众多的“爱心帖子”。其中那一丝丝暖意,温暖着每一颗读到这个故事的心房!苏中水乡慈善老人陈“付”翁,付出的是真金白银济困扶贫,照亮的是海安大地的“慈善之光”!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通市人口计生委老领导王美春所评论的话:“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慈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慈善真的很荣光!”海安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胡晨先生也贴了“评论”:“一个帮一个,这世界才由此而点亮慈善之光和温暖社会。”是啊!海安慈善“付”翁陈茂荣老先生点亮的不仅是海安的“慈善之光”,更是点亮和温暖世界的爱心善举新天地。这位老人真的很“荣光”,堪称是位草根“慈善英模”呀!!!